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崔利锋在2007年水产科技论坛上的讲话
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崔利锋在2007年水产科技论坛上的讲话
(2007年10月22日)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三农”政策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我国渔业快速发展,成功实现了从“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转变,目前水产品总产量、水产养殖产量、水产品国际贸易额等重要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国际贸易不断拓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国渔业经济多年保持持续稳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人民营养需求和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就业和农民收入、促进渔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得益于中央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引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国渔业工作者和广大渔民群众的努力奋斗。其中,渔业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撑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渔业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渔业发展和管理也遇到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加重,捕捞强度过大,渔业资源衰退的状况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产养殖病害增多,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自然灾害频发,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和制约渔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前不久,农业部制定发布了《中长期渔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提出新时期渔业科技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渔业的战略目标,按照“自主创新、加速转化、突破瓶颈、提升产业、率先跨越”的指导方针,以提升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技术系统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规划》从现代渔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角度出发,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几项重点工作:一是主攻六大创新方向,即在水产主导品种培育、重大疫病防控、健康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生生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渔业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二是整合四大科研攻关项目,即在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水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评估与养护技术研究、渔业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重大装备开发等方面进行科研整合和开发;三是实施三大科技示范推广工程,即通过组织实施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发示范工程、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和新型渔民科技培训工程,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相信《规划》的发布和实施,将起到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指导工作和凝聚力量的作用。
2007年水产科技论坛的举办,为渔业科研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促进科技人员学术与创新思想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次论坛的专题都是当前渔业发展与管理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希望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通过这次论坛,进一步促进渔业科研领域的拓展和深入,进一步促进渔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促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