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方金融第十七次论坛于2013年12月7日在海南三亚举行。本次论坛由全国地方金融论坛办公室、金融时报社、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银地、万宁国民村镇银行承办,中国银行业协会、海南省政府金融办支持。会议主题为“经济转型与地方金融发展”。金融界网站全程直播此次论坛盛况。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候云春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处于重要的转型期,而海洋经济是一个新的增长极。
以下是候云春副主任的发言文字实录:
侯云春:谢谢大家,我的发言主要围绕“金融发展助推海洋经济发展”这个话题。
目前我们国家连续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转入中高速或次高速的增长,很多的领域都毫不例外的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转入中速增长,在经济自身的条件上,资源、生产、劳动力都发生了变化,这个大家都清楚,也都有体会,在北京能够看到星星的天气不多。
国际经济目前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还处于深度调整期,同时国际经济、包括金融体系在内的全球治理结构也处于改革期,所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一个台阶是必然的。我们看到第一、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下去,第三季度又上来一些,但是不会反弹太多。
经济发展大体是三个方面:要素、效能和创新驱动。我们前30年基本上是依靠要素驱动,依靠大量的资源、劳动生产力的粗放增长方式。现在要转入效能驱动和创新驱动。我们现在是一、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并重发展的经济类型,但今后将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现在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整个经济的比重中,全球平均比重是55%,而直到十二五规划末,我们也只能达到25%。
现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国际经济危机也让我们意识到不能再考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来换取外汇。我们虽然要扩大投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怎么对我们的经济更有利。这个转换实际上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老说改革处在攻坚阶段,这个攻坚阶段和发展阶段紧密相联系,原来的制度和体制机制包括政策体系不足以支持我们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在低收入向中高收入迈进过程中,我们过去的政策是很有效的,但是今后不能再依靠原来的政策。
推动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利于我们的发展,但现在从城市化的主体之一农民工来看,仍处于半城市化。怎么样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提高城市化发展的质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城市化既提供需求,也要提供动力。
关于服务业的发展,和我们的预期相比也有1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这个差距包括金融在内,服务业的发展将是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三个发展空间我认为在海洋。海南的海域面积有250万平方米,占中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中国的海洋产出占中国经济的比重不到10%,这和有关国家的海洋经济占整个经济比重40%的比例差距很大。我说的不是海岛国家,他们的比重更高。
这里面要做的事情是很多的,我觉得金融能不能更好的支持海洋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金融本身的改革。我们发展阶段的转换过程就是寻找新优势,形成新优势的过程,这个优势,这个动力从哪里来?就要靠深化改革,特别是金融改革,为下一阶段的发展,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海洋需要的是金融服务,现在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长期投入,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金融平台,扩大海洋产业从金融市场上融资。应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有关的保险和债券。无论是养殖业还是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旅游,都有风险,加大帮助这些企业也是金融要做的。
另外,海洋经济发展还需要财政的支持,像三沙,我们要维权,要搞海上开发,需要建设一些海洋据点、填海等项目都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这个靠企业干不了,靠银行贷款也不行,单靠市场机制往往也不行……
查看全文:http://www.hellosea.net/show.php?xuh=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