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近日通过一项提案,宣布将柬埔寨、伯利兹、几内亚3国列为“非法捕捞非合作国”,并提交将于明年1月召开的欧盟理事会会议批准。一旦欧盟理事会批准该提案,那么欧盟将禁止从这3个国家进口鱼类,同时,欧盟成员国渔船也将被禁止进入这3个国家海域捕鱼,欧盟成员国也将停止与其进行任何渔业方面的合作。
此外,欧委会也对韩国、加纳以及荷兰在加勒比海的自治国库拉索3国“出示黄牌”,将其列为“非法捕捞预备非合作国”。欧委会警告称这3个国家必须在未来6个月内,尽快在治理非法捕捞方面取得进展,否则也难逃被制裁的命运。欧委会去年11月首次指定伯利兹、柬埔寨、斐济、几内亚、巴拿马、斯里兰卡、瓦努阿图等8国为“非法捕捞预备非合作国”,本次是第二次指定相关国家。
目前,欧盟消费的水产品65%依赖进口。分析称一旦被欧盟列入“非法捕捞不合作国家”名单,这些国家将被关闭在欧盟5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之外。如西非沿海国家被认定为非法捕捞水产品的主要来源地之后,欧盟已改为从太平洋国家进口同样的水产品。
2010年1月1日,《欧盟监管非法捕捞法规》正式实施,允许欧委会对监管非法捕捞不利的国家建立黑名单机制,以有效打击非法捕捞活动。欧委会报告显示,从2010年至今,欧委会已就200起非法捕捞案件进行了调查,这些案件涉及27个国家。其中,有50艘非法捕捞渔船受到旗舰国和捕捞海域国家的起诉与处罚,处罚金额达到800万欧元。
柬埔寨否认本国渔船非法捕捞
欧委会报告指出,尽管欧委会与上述国家进行了密切的接触与合作,但这些国家在应对非法捕捞方面,仍没有解决相关的“结构性问题”。评论称这些“结构性问题”主要是指这些国家在建立监管非法捕捞机制方面存在相关的缺失。
“导致欧委会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柬埔寨在渔船登记、控制与监管方面缺乏有效管理机制。”欧盟驻柬埔寨大使弗朗索瓦·科坦表示。
欧委会也指出,柬埔寨被加入非法捕捞黑名单的主要原因是成为进行非法捕捞的“方便旗船”(指在船舶登记开放或者宽松的国家进行登记,从而取得该国国籍,并悬挂该国国旗的船舶)的开放登记国,而柬埔寨政府没有能够对这些“冒名顶替者”进行有效监管。“柬埔寨为这些外国渔船悬挂其国旗提供了便利。”欧委会发言人说。
2009年,柬埔寨成为继洪都拉斯和巴拿马之后,全球第三大方便旗船开放登记国。据英国环境公平基金会报告显示,目前共有176艘外国渔船、24艘大型外国工厂冷藏船在该国登记。
尽管欧委会将其列入非法捕捞黑名单,但柬埔寨方面称这对双方贸易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据柬埔寨《金边邮报》报道,柬埔寨政府渔业部门官员瑙·图奥对此表示,即使欧盟理事会批准该提案,事实上对柬埔寨海产品出口也无多大影响。因为限于欧盟严格的进口标准,柬埔寨海产品过去只出口越南、泰国、中国、俄罗斯等10个国家,从未出口过欧盟国家。
对于欧委会对其监管不利的指责,图奥表示:“柬埔寨本国渔船没有进行非法捕捞活动,那些悬挂柬埔寨国旗、在公海或者别国海域进行非法捕捞的外国渔船是不受我们控制的。”
他辩解称,柬埔寨政府部门并没有售卖国旗给那些非法捕捞的渔船,一家位于韩国的柬埔寨公司应该为此负责。2003年,柬埔寨政府在韩国釜山成立了柬埔寨国际船舶登记公司,全面负责有关悬挂该国国旗的方便旗船登记事宜。在该公司网站有关船舶登记说明中标明:若悬挂该国国旗船只进行武器偷运、毒品走私、贩卖人口等活动,将被终止作为该国方便旗船的权利,但却未将非法捕捞列入其中。
韩国乐观应对欧盟指控
作为远洋捕捞大国,韩国渔船经常因非法捕捞受到国际社会的指责和控诉。韩国渔民不仅在欧洲面临滥捕的指控,也常被俄罗斯和日本警告。今年1月,美国商务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非法捕捞国家报告》中,也将韩国列为非法捕捞国家。
欧委会报告指出,欧委会确认2011年~2012年,有19艘悬挂韩国国旗的船只进行了非法捕捞活动。这些船只的非法捕鱼行为包括:没有旗舰国或捕鱼海域国家颁发的捕捞许可证明;在禁渔期或者禁渔海域捕捞;伪造捕捞许可证明,出口非法捕捞产品到欧盟国家等。基于以上收集到的证据,欧委会认为韩国政府在阻止、监管、处罚非法捕捞活动方面没有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此外,欧委会报告指出,不仅在本国海域,韩国渔船在其他国家海域也进行着非法捕捞活动。韩国政府对这些船只并没有加强监管,也没有加大惩治力度,甚至在几起案件中,韩国政府部门还减轻了对这些涉案船只的处罚金额。
根据韩国《渔业资源控制法》规定,韩国司法部门对非法捕捞活动最高的处罚金额只有1000美元。而在安装GPS追踪定位装置方面,韩国渔业主管部门也只规定在其领海捕鱼的船只必须安装,对于在公海和其他国家海域捕捞的船只则没有强制要求。而由于没有与旗舰国——韩国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遭受非法捕捞的国家也无法采取更为有效的监管措施,以遏制当地海域的非法捕捞活动。
据韩国媒体报道,对于欧委会的“黄牌警告”,韩国政府表示比较乐观,认为韩国不太可能最终被列入黑名单,而韩媒则担心国家形象受损。
韩国海洋水产部官员柳在亨表示:“把韩国指定为非法捕捞预备国并不妥当,未来韩国将修改相关法律,提高非法捕捞处罚金额上限、强制要求韩国籍渔船安装追踪装置等。韩国被最终列入黑名单的可能性很小”。
背景:非法捕捞缘何屡禁不止
欧盟调查数据表明,每年全球非法捕捞数量在1100万吨~1600万吨左右,约占全球捕捞总产量的15%。海洋保育组织(Oceana)曾发布报告称,非法、未报告、未规范管理的捕捞活动致使全球渔业每年损失100亿美元~230亿美元,并危及2.6亿个与海洋渔业相关的就业岗位。
非法捕捞者一般会锁定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洋物种。其中,最受非法捕捞者钟爱的是鲨鱼,占到每年全球非法捕捞总量的80%,其次是蓝鳍金枪鱼。例如欧盟近日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08年~2011年,东大西洋和地中海海域实际捕捞的蓝鳍金枪鱼数量比欧盟规定配额多了57%。
相对于非法捕捞者获取的丰厚利润,其所受的处罚则微不足道。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在美国的一起案例中,非法捕捞的渔获价值高达100万美元,但却只需支付3500美元的罚金。
另外,相关沿海国和区域性渔业组织管理政策上的缺失,以及一些国家存在着渔业监管法律执行不力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非法捕捞活动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囿于监管上的缺失,非法捕捞者往往通过在合法海产品中参杂非法捕捞获得的海产品……
查看全文:http://ocean.china.com.cn/2013-12/06/content_30817640.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