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带动渔业富民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局长 刘国友
安徽是粮食大省,也是全国内陆淡水渔业大省。“十五”以来,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坚持高产、优质、增效、安全、生态的原则,以实施渔业富民行动和“三进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科技兴渔,积极推进健康生态养殖,促进现代渔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推进科技合作转变养殖方式
本世纪初,伴随养殖业快速发展,安徽遇到水产养殖病害加剧、水环境恶化、水产养殖增产不增收等问题。为此,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依靠科技合作,转变养殖方式,寻找新的突破口,积极寻求上海水产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省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技术支持,全面开展产学研结合。其中,当涂县在上海水产大学的技术指导下,制定并成功实施了“河蟹振兴工程”,总结出一套“种草、投螺、配养、稀放、养水”生态养蟹的“当涂模式”。
通过3年的努力,实现了从“大养蟹”到“养大蟹”、“养精品蟹”的转变。该县不仅河蟹养殖效益大幅提升,而且河蟹主产区养殖水域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由过去的四类水质转化为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滁州市通过创新的“蟹鳜混养”模式,在不断改善养殖环境的前提下,使池塘养蟹亩均效益提高200元。宿松县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研发出湖泊大水面生态快速修复技术。
通过3年的渔业生态修复,以渔养水,湖泊水生动植物基本恢复达到原生状态。
推进科技合作转变养殖方式
“十五”计划末,安徽省农委渔业局及时总结“当涂模式”、宿松县湖泊生态渔业修复技术和滁州市“蟹鳜混养”等成功经验,汇编成册,印发文件,大力推广。在实施渔业富民行动和“三进工程”中,把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建设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场)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同时作为养殖业执法行动和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行动中,从源头把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关。
根据全省各地自然环境条件、优势产品和养殖基础,先后制定了《河蟹养殖水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池塘蟹鳜混养技术操作规程》等50余项省级标准。分品种、区域和养殖模式,举办各类培训班、现场会1500多场(次),受训5万多人(次)。建立起以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场)为核心的健康养殖推广体系。2006年,全省创建了37个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区),其核心示范面积28万多公顷,辐射带动面积达10万公顷以上。在此基础上,推进创建市、县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区)100个,全省湖泊、池塘养蟹基本上实现了健康生态养殖。生态健康养殖的全面推进,有力促进了安徽渔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加强体系建设监管质量安全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渔业法律法规,依法治渔、依法兴渔。全面实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养殖证制度。全省已有68个县(市、区)级人民政府出台了《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发放养殖证8517本,核发养殖水域滩涂面积达24.
开发养护并重保证持续发展
认真落实国务院《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把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与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优化渔业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建立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体系。
一是全面实施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行动。根据渔业资源品种的生长规律和习性,科学设立禁渔区和禁渔期。连续6年实施长江春季禁渔,连续4年在全省120多处、33万多公顷的重要渔业水域实行了禁渔期、禁渔区制度,连续3年在沿江安庆段湖区实施“灌江纳苗”,使14个大型天然湖泊恢复了江湖的季节性联系,总面积达11.6万多公顷。沿江各市投入460万元,放流鱼种、蟹种9989万尾。二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与濒危物种保护行动。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主要生长繁育区域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了无为县长江胭脂鱼自然保护区、安庆长江江豚保护区和休宁、黄山区、金寨、岳西县大鲵自然保护区和养护场。
坚持不懈的示范推广,使安徽水产养殖业呈现出养殖环境好、产品质量好、市场认知度高的可喜局面。
目前,全省已累计建设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29万多公顷、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