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海洋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福建泉州将可培育生食牡蛎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02 11:18:24 

记者 谢曦
记者从28日召开的全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获悉,由省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研发的“金牡蛎1号”与“海极鲜”两项科技成果分别与泉州市石狮海顺海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晋江阿一波食品工贸有限公司成功对接,将在泉州市落地实现成果转化。
据悉,福建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牡蛎养殖区,2012年牡蛎养殖面积3.53公顷,产量达147.6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7.12%和37.39%,但牡蛎产值低、养殖效益不高。省水产研究所研发的“金牡蛎1号”,建立了与福建海区特点相适应的高效单体牡蛎养殖模式,可以培育生食牡蛎,极大提升产值和经济效益。目前,该品种已在泉州深沪湾试养,显示出生长速度快、遗传性能稳定、贝壳金黄、色泽鲜艳等优势特征。专家预测,该牡蛎新品系单体养殖亩产可达1200公斤,亩产值可达37000元,亩利润25000元。
“近年来我省水产加工业突飞猛进,年水产加工总量已超过250万吨,产值达350多亿元。但在加工过程中每年产生的60多万吨加工副产物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吴成业介绍,“海极鲜”系列产品是以各种海产品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开发研制出的液态、颗粒状、粉末状等一系列不同形态的海产风味调味品,可以提高海产品附加值,是产业化成熟度最高、市场前景最广阔的成果之一。目前,“海极鲜”产品已投入生产,与晋江阿一波食品工贸有限公司等3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开发出海极鲜——鱼霸、清蚝汁、蚝油、鲜贝汁、鲜贝素、鲜蛤粉等系列产品……查看全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163953.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