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是青岛市境内的第一大海湾,也是青岛的“母亲湾”,但由于开发海洋的热潮和陆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胶州湾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及生态压力。山东省海洋与渔业部门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胶州湾的纳潮量和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此处的生态状况,在短短50年的时间里,生物种类由以前的54种锐减至目前的17种。
据了解,20世纪40年代以前,胶州湾的生态状况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几次围填海高潮使胶州湾的纳潮量和面积不断减小。按照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统计数据,胶州湾纳潮量由1935年的11.8亿立方米减少至现在的7亿多立方米,减少约1/3。与此同时,胶州湾的面积则由1928年的560平方公里减少到2003年的362平方公里,有的地方已无自然岸线可用。有关负责人表示,胶州湾的纳潮量和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此处的生态平衡,生物种类锐减至17种。
针对胶州湾生态状况堪忧的现状,山东省和青岛市海洋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大胶州湾环保力度。一方面对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严格控制,加强对入湾陆源污染物的治理。同时新建和扩建污水处理厂,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大油溢事故污染损坏海域,并加强入湾河口、排污口及各海水浴场的污染监测。此外,还将建立重要经济生物资源恢复增殖区。
青岛市近几年加大了对胶州湾的综合治理,仅2005年有关各方就斥资10亿元分三期对胶州湾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各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为节约宝贵的岸线资源,青岛正在严格控制顺岸式填海,提倡采用防波堤兼码头、栈桥式码头、离岸透水构筑物、人工岛等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用海新模式。
(邱志伦 王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