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将建5个大型海鲜养殖场 解读渔业地图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6:45:40 

“喝泉水”的三文鱼、“黄瓜味”的仙胎鱼、专吃海参鲍鱼的大海螺……10月以来,本报陆续刊登了9篇“金秋探渔”系列报道,引起不少市民的兴趣:“过去从没听过,这些家伙还有这么多新鲜事。目前,青岛还有啥水产品是养殖的,都养在哪些地方?”记者辗转多地探访了解到,崂山原胶南大多养海鱼,胶州是淡水养殖大户,并为您绘制出青岛水产品养殖地图。

打破老三样,开养“名鱼”

“过去在青岛能吃到的养殖鱼,基本就是黄鱼、鲈鱼和黑头鱼这‘老三样’,现在外面越来越多的高价‘名鱼’,也到青岛安家了。”10月29日,记者前往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采访时,该局渔业处的张处长介绍。

本地养殖的三文鱼、大菱鲆等高附加值鱼种先后在崂山和原胶南落户,当地的养殖户已投资建设了具有恒温自控、循环水系统的高科技陆基工厂化设施。“这种设备,可以用来养殖石斑鱼、三文鱼、鲆鲽鱼、半滑舌鳎等名贵品种,成活率很高。”崂山仰口一家大型养殖企业的负责人王金霞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昔日传统的网箱养殖,面对近海污染时也做出了改变。记者在崂山湾、沙子口湾、唐岛湾和灵山湾等地均发现,这些具有深海抗风浪功能的网箱,主要是养殖鲈鱼、黑头鱼和小黄鱼。但养殖水深达到了15米以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青岛的蛤蜊扇贝是养殖中的“大户”。去年整个青岛市水产养殖总产量为120万吨,而贝类能占到一半以上。目前岛城贝类养殖种类,主要包括扇贝、牡蛎、海红、菲律宾蛤仔等。据城阳区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贝类的养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滩涂底播养殖,另一种是海上筏式养殖,前者规模养殖较大,贝类成熟后品质、肉质好。滩涂底播养殖,大多在胶州湾,主要养殖菲律宾蛤仔、杂色蛤、牡蛎、缢蛏等。海上筏式养殖,则多以牡蛎扇贝和海红为主,主要在崂山湾前海、鳌山湾西岸和灵山湾。

近几年来,青岛扇贝养殖主要以中科红海湾扇贝和崂山红栉孔扇贝为主。“目前有一种外观非常美丽的南美紫扇贝刚在岛城推广。”记者了解到,这种紫扇贝贝壳通体是紫色的,特点是扇贝个体大产量高,经过青岛农业大学专家研究,现已成功繁育出适合中国北方海域生长的苗种,并在全市推广。”

此外去年青岛市虾类养殖产量突破了2万吨,其中在沙子口就有15亩工厂化养殖基地。由黄海水产研究所重点培育出的“黄海一号”,现推广到即墨、原胶南等地,进行大规模池塘养殖。而青岛的螃蟹养殖品种主要是梭子蟹,集中在即墨和原胶南。

80万亩鱼都养在哪?来瞅瞅地图

据介绍,岛城有水产育苗场3000多家,总育苗水体300多万立方米,年育苗能力近100亿单位,其中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27处。海水育苗的种类主要有海参、鲍鱼、海湾扇贝、对虾、梭子蟹、大菱鲆、牙鲆等,淡水品种主要有吉富罗非鱼、四大家鱼等。全市海水养殖品种20多种,主要包括海参、各种鱼类、对虾、贝类、藻类、三疣梭子蟹等,淡水养殖品种10多种。

其中属海参、对虾、鲍鱼养殖为重点。目前,全市建设了育苗场近3000家,水体近300万立方米,年培育参苗30亿头以上;海参增养殖面积8万亩,年产优质刺参5000吨。2012年海参综合产值50多亿元。对虾养殖则以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为主,养殖面积9万亩,2012年产量2万吨左右,主要养殖方式为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大多采用虾蟹混养、虾蟹贝混养等模式。青岛鲍鱼主产区为崂山海域,这里的海域海水清澈,环境稳定,适合开展鲍鱼生态底播增殖,鲍鱼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去年青岛市水产品养殖总量为120万吨,养殖面积近80万亩。其中海产品占到112万吨。这样算来,一年平均能上市民餐桌水产品,能有300斤,大概有30多个的品种。”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海产品养殖比较分散,而淡水产品主要集在胶州,其次是平度和莱西。主要是池塘养殖,以鲤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淡水鱼为主……
查看全文:http://ocean.china.com.cn/2013-11/05/content_30498275.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