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典型海域生物资源综合修复及示范项目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0 16:46:36 

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海洋生态与资源状况的担忧越来越严重。近日,记者来到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于生态系统的典型海域生物资源综合修复与调控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进行采访,详细了解了该项目在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修复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记者 赵宁
堪忧的海洋资源与生态
“位于辽东湾、莱州湾和舟山海域的生态监测区都处于不健康和亚健康状态。”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生态技术中心主任吕振波告诉记者,上述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令人担忧。
“浒苔暴发、有害水母泛滥、赤潮频发、海星肆虐等诸多生态灾难均与生态失衡密切相关。”吕振波说,历次调查表明,目前莱州湾、辽东湾、舟山海域以及北部湾主要海洋生物资源呈现小型化、低龄化特征,部分物种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优质、大型经济生物资源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过度捕捞,尤其是生态关键种的过度捕捞导致食物网断裂、生态位空缺,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低质、小型、生命周期短、营养级水平低的种类资源相对上升,种群质量下降明显。
针对莱州湾、辽东湾、舟山近海和北部湾海区存在的生态问题,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于2009年启动了“基于生态系统的典型海域生物资源综合修复与调控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以莱州湾典型水域为生态和生物资源综合修复示范区,围绕海洋生物栖息地环境恢复调控技术和生物资源修复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
增殖放流不仅仅是增产
“对受损近海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生物资源的恢复,是保护近海环境及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吕振波告诉记者,修复渔业资源,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人工增殖放流,但一些管理者却认为放流仅仅是为了增加产量,把近岸水域当成大的养殖场,注重回捕量而忽视生态修复和资源恢复,同时忽视了苗种质量的重要性,导致种质资源的退化,甚至生产性放流所需的成本都难以保证,恢复自然资源的目的并没有得到实现。
对此,吕振波认为,系统地开展近海生态和生物资源修复技术研究,提出我国近海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的重建技术和优化模式,是实现我国近海可再生性资源及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海洋生物资源的修复保护,要从目前重要经济种的单纯放流修复,向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功能与生态过程综合修复的方向发展。”吕振波如是说。
其实,早在项目立项之前,吕振波和其他海洋专家们便发现,部分海洋生物除了可以对渔业资源修复以外,对生态环境也能起到改善作用。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凡给记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大叶藻,它是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其形成的海草床可以为众多生物种类提供潜在的食物和多样的栖息生境,并在捕获沉积物、稳定底泥、防风固堤、吸收营养盐和重金属、净化和缓冲水体、营养物质循环、固碳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生态作用。另一个则是人们喜食的大型贝类——魁蚶,也是可以进行生态修复的生物,具有滤食浮游植物、降低氮磷浓度等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及营造生物生境等功能。
“项目曾在莱州朱旺海域投放过560万粒1厘米~1.5厘米魁蚶苗种,覆盖面积100亩。经跟踪调查,它不但形成了自然种群,使海区的氮磷浓度有所下降,水质也得到了一定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李凡高兴地对记者说。
让增殖放流更加规范
为了发挥海洋生物对海洋生态的调控作用,项目组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根据海区生态环境特点,研究不同放流种类适宜的放流区域和时段;同时对不同放流苗种规格对苗种存活率、生长速率和回捕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确定最佳放流规格;开展各放流修复种类生态位与营养级、种间竞争与种内关系的研究,确定放流种类、放流数量适宜比例。
经过不断的研究和试验,项目组以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海洋生物资源修复与调控水平为目标,最终筛选出包括魁蚶、大叶藻、银鲳等在内的18种适合莱州湾生物综合修复目标种。
“这些目标修复种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不但可以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同时还会对投放海域的水质起到一定的修复和改善作用。”吕振波表示。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已成功构建了莱州湾“藻类附着+海草移植+海珍品养护+生态关键种放流”综合修复模式,形成了辽东湾海蜇栖息地保护、舟山海域乌贼礁建设、北部湾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不同海域、不同特色的修复模式和效果评价技术,并实现修复示范区信息联网。
为了让放流更加规范,项目组还比较不同标志类型(如荧光标记、微卫星分子标记、挂牌标签等)的优缺点,筛选出了适合不同放流种类的标记技术,同时对不同标志类型、不同标志手段、不同标志部位、不同标志苗种规格对放流个体生存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标志对个体存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标志类型最佳跟踪回捕方法。
李凡告诉记者,该项目形成的标志技术已在多个品种的放流标记中得到推广应用,项目取得的调查数据、修复种、生境修复模式被海洋主管部门应用于生态修复工作。
为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
10月13日,专家检查组在山东省烟台市对该项目进行验收。验收虽然通过了,但专家们并没有满足已取得的成绩。
“莱州湾何时能恢复到从前的面貌?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义豪说,增殖放流、人工鱼礁、示范区建设……恢复莱州湾资源和面貌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
据刘义豪介绍,虽然项目在不同生境修复模式、生物资源修复模式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对产卵场生境营造(手段、规模和配置等)、生态关键种亲体保护、环境友好型头足类特定产卵基的研发等产卵场恢复过程的关键技术仍不完善。此外,产卵场重建与恢复后,其效果评估也缺乏科学依据和量化体系,下一步重点工作将转入相关领域研究。
刘义豪表示,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事业,他们所做的就是为修复生态环境、实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支撑。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典型生境生态修复模式,并扩大推广应用规模。
据了解,项目研究取得的修复种类筛选成果,已被应用于山东省资源修复,近年增加了魁蚶及鮻的大规模放流,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项目在莱州湾的生境修复成果推动了近年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重点从海珍品增殖礁转为集鱼型人工鱼礁,并在海洋牧场建设中得到有力的推广……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31031/65813.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