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17日开幕
9月16日,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外抽油机等大型石油装备林立,展厅内各石油石化企业进驻。国内外172家知名石油装备企业齐聚在“石油之城”东营,“盛装”出席,亮出“名片”产品,准备着与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会面。
9月17日至19日,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六大行业展会之一——第六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将在这里举行。
高科技石油装备
齐亮相
在室外展区,记者看到,“磕头虫”——抽油机矗立。可别小瞧它们,本次展会展出的可是出口的高科技产品。
“这台抽油机和高干度注汽锅炉都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先进设备,抽油机出口到美国等国家。”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供销部延安昌主任介绍。
据介绍,往届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帮助我市石油装备企业达成了不少合作意向,提高了知名度,企业对于这一展会非常重视。像科瑞集团、高原公司等我市多家石油装备企业一样,本次展会,胜机集团室内室外均设有展区,展出先进的石油装备10多种、上百件。
石油基地小沙盘
展望东营石油发展大未来
在2号展厅,标有“中国·东营”的展区十分惹眼。展区的主体部分是一个精致的沙盘,灯光一打开,“基地”布景立即披上了一层绚丽外衣,巨大的LED屏与各“楼体”灯光映衬闪烁,令人赞叹,引人驻足。这里展示的即将在东营建成的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石油装备的国际采购平台,实现石油装备、钢材、原油、成品油等大宗物资的电子交易。
国内外重要客商云集
展会规模空前
据介绍,第六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的172家参展企业中包括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70多家国内外知名石油装备企业。展会期间,世界各地的政府机构、商协组织、大型企业集团和大型财团等云集东营,其中国内外重要客商612人,国内外客商规模、人数比上一届增加了13%。
黄河国际会展中心1号展厅集聚了东营市较大的石油装备展业,胜机公司、高原公司、科瑞集团、孚瑞特公司等。2号展厅有济南德嘉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等多家外地展商。3号展厅则是涉及防爆用品、照明用具、钻头、劳保防护用品等多种石油相关产业的参展企业。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参展企业设置了专门的洽谈区、休息区,方便客商洽谈合作。另外,展会配备了中英文解说员,展会期间进行现场讲解,让国内外客商更顺畅地了解参展企业及产品。
因油而生的城市石油装备产业名扬海外
9月17日,东营黄河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东营每年度最大的展览盛会,第六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引世界八方来客,东营石油装备产业再次引来全世界的关注。
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是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化盛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累计参展企业2255家,总参观人数17万余人次,签订投资类项目288个,累计签订对外贸易合同协议442个,对外贸易额441.81亿美元;国内贸易合同、协议额43亿元人民币,这个展会成为海内外企业展示自身实力、寻求合作空间、掌握行业最新信息的良好平台,成为东营对外开放的一张亮丽名片。
荣誉见证:
发挥特色产业优势
占领国际国内市场
石油装备产业是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工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目前,我市仅东营区从事石油装备研发、制造和油田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已发展到530家,产品涵盖37个系列、1500多个品种,出口范围包括南北美、中东、东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石油装备产业规模占全省的80%、全国的三分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和油田专用工具、配件集散地,被授予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中国石油装备产品出口基地、山东省优质石油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等称号。
品牌说话:
创新为本人才为基
全力打造东营品牌
鼓励和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已建成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家,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4家,先后实施国家、省火炬计划项目12个,拥有国家专利750项、国家(省)首台套产品13个。
加快高端人才聚集。规划建设了石油科技谷、石油科技产业园、东营胜利大学生就业创业园,建设了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清华大学等21所高校的教学实验和项目转化基地,具备了批量输送石油石化科技成果的能力。
拥有国家、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的企业17家,70%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发展到8家。其中,科瑞集团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9000米超深钻机填补国内空白,高寒钻机、天然气压缩机等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胜动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燃气发动机制造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孚瑞特石油装备公司成为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一体化合作企业;胜机石油装备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迈入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50强行列。
政策“洼地”:
政策来支持
收益见真章
我市每年安排5000万元石油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大项目引进、科技创新、名牌战略、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构筑政策“洼地”。
加强融资支持,制定鼓励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奖励办法,已成立多家投融资机构,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创新油地合作机制,组建东营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引进油田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加快科研成果在本地企业转化;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交流合作,先后在3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公司和办事处,实现了对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套设备出口,并引进壳牌、卡麦龙、大白鲨等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开展投资和技术合作。
同时,整合石油装备制造业资源,成立山东石油装备商会。目前,已发展会员200余家,涵盖全省8个地市和上海、天津等11个省市。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50余个国外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2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办事服务机构,与美国休斯敦市政府共同组建成立了东营-休斯敦能源产业高层企业家联盟,累计邀请接待国内外考察、采购团组162个,组织出访和考察交流活动80余次,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87份,加快了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国际化进程。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好的政策带来的是可观的收益。仅2012年,我市即已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2亿元、利税37.1亿元、利润26.8亿元,实现出口6.51亿美元。
实力保证:
连续五届石油装备展
成功举办
目前,我市已建成全省唯一一家以石油装备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开发区——东营胜利经济开发区,总规划控制面积33.69平方公里,已安置石油装备项目15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54个,成为国内重要的石油装备制造及油田专用工具、配件集散地,被省政府命名为“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园区”,被东营市委、市政府列为打造全国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基地的核心功能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高端产业区。
截至目前,我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累计参展企业2216家,展览面积16万余平方米;累计总参观人数22万余人次,签订投资类项目168个,投资合同额115.41亿美元;累计签订对外贸易合同协议442个,对外贸易额441.81亿美元;国内贸易合同、协议额43亿元人民币,成为海内外企业展示自身实力、寻求合作空间、掌握行业最新信息的良好平台……
查看全文:http://www.qdlsjj.com/news/view.php?id=8906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