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胶州市胶莱镇全力打造一流项目集聚高地
项目是科学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起跳点。唯有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才能为跨越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新签约10亿元大项目和世界500强项目各1个,新开工项目18个,开工面积25万平方米,新投产项目6个——山东省胶州市胶莱镇的项目建设成效令人振奋。
今年以来,胶莱镇按照胶州市委市政府的具体部署,以“大项目突破年”为号角,以“双月奋战”为动力,大力实施大项目攻坚行动和项目建设赶超战略,牢固树立“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服务”“三个第一”意识,提标准、广拓源、抓招商,进现场、解难题、抓开工,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
加大投入炼内功 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坚持跳出招商抓招商,以区域优势增活力,以载体优势增引力,把园区提档升级作为双月奋战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项目虹吸效应。一是规划引领搞活布局。立足胶莱在全市总体规划当中的功能定位,聘请上海麦塔公司编制了《胶莱镇区域战略发展规划》,依托站前大道、胶平路、大沽河三大轴线,对接两大引擎,做响毗邻胶东国际机场一大名片,全力打造“南工北农东菜西粮中商”五大产业布局,依托这一布局,推进“三规合一”,构筑起三次产业协调共进、城镇人口产业有机融合的框架布局。二是整合提升做精园区。本着集约集聚原则,坚持整合集聚、提档升级一手抓,全力做大做强马店工业集聚区,并在区内新规划了8平方公里的航空及蓝色装备制造经济区。着力提升园区功能,园区整合后,计划投入6100万元完善配套,目前已完成投资4200万元,新硬化路面4万平方米,铺设雨污分流管道6600余米,年内全部达到七通一平,大大提升了项目承载力和园区竞争力。三是敲定目录定向发展。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思路,确立了蓝色制造、仓储物流、航空产业、汽车配件等产业招商目录,努力实现招商工作从偶然向必然、从无序到有序、从集合到集群转变。今年新开工的18个项目,全部符合本镇产业规划,不仅大大提高了项目引进实效,也为加速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转变方式借外力 实现项目引进大突破
面对招商竞争严峻形势,胶莱镇坚持阵地前移、端口放大,充分用活客商信息,在加大定向招商力度的同时,探索了两种新的招商方式:一是产业链招商。瞄准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品牌的代理商,发挥其优势,抓信息、挖资源,推动项目对接。依托这种方式,成功引进了注塑机产能全国排名第二的宁波海太机械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设立注塑机项目;通过祥银传动项目,在“台湾周”期间与其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准力数控机床、维景3D机械手等达成初步意向。二是裂变式招商。依托本土企业的培育壮大,通过联姻、嫁接、改造等形式,裂变为新的大项目。如中铝直接投资的新型铝型材加工项目,胶莱镇在与客户沟通时,了解到中铝和山铝有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意向,做好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以共同打造山铝乃至中铝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桥头堡”为目标,在与客户的洽谈互动当中,努力展示胶州优良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平台,成功地将山铝与法国ATI公司合作的焚烧炉制造项目作为二期项目引入。以此为带动,中铝旗下的电子芯片制造项目、铝矿特种生产设备制造项目和中铝职教集团学校项目也被列为该项目的三期、四期、五期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
创新机制强根基 营造激情创业浓氛围
坚持把服务环境、办事效能作为项目奋战的重要保障,全力推进机制创新,创造高效环境。一是打专业牌,打造一支专门队伍。为保证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对招商队伍进行了全面整合,在经济区管委会组建了经济运行部、规划建设部、招商合作部等5个部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4名,全面实施设岗定责,并以目标考核为统领,将所有工业考核指标逐一分解落实到个人,确保人人有指标、个个包分数,全力打造目标同一、步伐一致、活力四射的“野雁团队”,有力促进了作风转变和效率提升。二是打制度牌,建立一套硬性机制。“双月奋战”活动开展以来,胶莱镇第一时间将活动形成制度,坚持力量倾斜到一线、责任落实到一线、全面服务到一线、严格督查到一线“四个一线”,建立每周六重点项目负责人例会、在建项目“1+2”责任人、项目手续办理全程代理等制度。围绕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赔青倒地、手续办理和项目建设三个关键环节,举全镇之力成立3个项目攻坚行动小组,对每个在建项目安排“1名领导干部+2名具体联络员”包靠,对包项目干部,一名干部一本手册、一个企业一本手册,划分时间节点,全部倒排工期,定期不定期组织现场督查,对没达到工程进度的项目责任人实行问责,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三是打感情牌,用活一系列资源力量。坚持集中精力搞突破,充分发挥包镇领导、上级部门、有利政策等有效因素,多元破解难题、推动项目突破。世界五百强瑞士先正达项目是该集团在华投资的第一个拥有自有土地的种子项目,各个环节需要中国区、亚太区、瑞士总部三个层级涉及十几个部门的论证审批,周期漫长。围绕项目推进,镇政府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提前进场平整场地、圈建围墙、接水供电,投资方深受胶州市领导以及投资环境打动,建设时间一提再提,成效明显。祥银传动项目充分运用“容缺受理”政策优势,从开工到封顶仅用4个月时间;中铝新型铝型材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7个月时间……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9/17/c_117398231.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