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加速推进“蓝色载体”建设 蓝色经济圈崛起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6:53:46 

往昔,只有一个木码头的小港湾经历了百年沧桑巨变,如今又有了新的历史使命——三至五年内,这里将形成中国北部区域邮轮母港,领航中国邮轮经济的发展。而这里也将成为市北区在蓝色经济发展大潮中崭露头角的一个重要载体,未来几年,以小港湾邮轮母港建设为依托,配合海运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市北区将逐步形成以重点项目为核心、相关产业为支撑的“蓝色经济圈”。

加速推进“蓝色载体”建设

目前,市北区小港湾邮轮母港项目、海运大厦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记者在小港湾蓝色经济产业基地看到,邮轮母港码头施工已经启动,沉箱安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现在各项工作正在加紧进行,计划9月底完成沉箱安放, 月底完成码头主体建设。”12 小港湾蓝色经济产业基地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这里将打造以海洋旅游、海洋运输、海洋科技为支撑的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的蓝色经济区。”

与此同时,为提升邮轮母港周边城区品质,三大配套项目也开始加紧布局。中联自由港·湾项目的前身曾是青岛市体量最大的“烂尾楼”工程,在市北区的协调下,该项目去年9月复工,成为邮轮母港配套区域第一个启动的项目,预计2013年底竣工。由和记黄埔地产(青岛)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晓港名城项目一、二号地块已完成主体施工,其余地块也将在2015年10月之前陆续竣工。此外,该区域还规划了南起市南区与市北区行政边界,北至长安路海警码头,长度约880米的小港湾滨海休闲带,力求通过挖掘小港湾历史优势,恢复海岸线自然风貌,创造良好的城市滨海景观。

作为市北区另外一个蓝色重点项目,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开工投资建设的山东海运大厦项目也为市北区蓝色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以山东海运大厦在市北区落户为契机,我们将着力打造以航运及相关产业为基础的服务平台,突出市场交易、国际航运信息中心等七大功能,建设成为发展航运总部经济的重要载体。”市北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该项目将于201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聚引项目形成蓝色产业区

为了更好地发挥两大蓝色载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市北区产业优势、空间优势和功能优势,该区把招商和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着力抓好产业链招商和载体招商。以邮轮经济为核心向腹地延伸,重点发展航运服务、滨海旅游、涉海商贸等海洋特色产业,着力打造港航经济产业链。“我们的定向招商首先是定产业。”市北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海洋科技、航运、滨海文化旅游为重点招商产业,瞄准产业链条、技术链条和品牌链条,建立市北区定向招商企业名录,着力引进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涉海项目,目前该区已成功引进青岛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等项目落户。“其次是定载体,建立市北区蓝色经济重点招商项目储备库。”市北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区将通过青岛市循环经济博览会、市北区定向招商推介会等招商活动,宣传推介小港湾蓝色经济产业基地、中央商务区、浮山商贸区等载体资源,吸引更多涉蓝企业入驻,逐步提高蓝色产业的比重。最后还要定企业,梳理全区的蓝色经济重点企业名单,逐一走访,做好对涉蓝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充分发挥以企引企的作用,逐步建立以企引企的招商工作网络。

扶持培育蓝色骨干企业

“下一步,市北区要重点培育海洋科技、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企业发展壮大,促进高科技海洋产业的跨越发展。”市北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一方面要出台企业扶持政策,建立区级领导及机关部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申请资金支持,开展涉蓝企业专题调研活动,掌握项目进度,协助办理立项、规划、环评等前期手续。同时,针对小港湾蓝色产业基地、中央商务区等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挑选海洋特色突出、规模较大、具有发展潜力的园区,重点培养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园区。“位于合肥路的上市企业示范园是市北区重点特色园区之一,结合地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目前已经引进贝尔特海洋生物科研中心及总部项目等五家上市或拟上市企业入驻。”市北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园区的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形成以园区带项目、以园区聚产业的蓝色经济发展模式……
查看全文: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208/20120831/news_20120831_1973064.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