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区GDP占半壁江山 畅谈建设亮点及下步规划
烟台新机场效果图
烟台港西港区地处烟台开发区大季家东北海域,是烟台港规划建设的核心港区
在6月底召开的2012蓝色经济大家谈暨第三届半岛市长论坛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关兆泉介绍了蓝色经济区的进展情况。在很多人眼中这只是一组枯燥的数字,但却向我们透露一个明确又振奋人心的消息:过去的这段时间里,蓝色经济区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蓝色经济区正成为强大的引擎,由浅蓝逐渐凝聚成深蓝。
■2011年,蓝色经济区生产总值达到21395.1亿元,同比增长11.7% ,占全省的47.1%,海洋生产总值8231亿元,同比增长16% 。
■今年是落实《规划》的关键之年,将重点推进50个现代海洋产业项目,培育 60家海洋产业重点企业集团 。
■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成为全省蓝色经济区建设打造的重点园区。投资45亿元建设的烟台新机场 ,远期规划为民航大型国际机场。
蓝区产值占半壁江山
随着2011年1月4日,国务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个新生的“小婴儿”已经成长为“顶梁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关兆泉说,省委省政府将其作为加快经济规划强省建设的强大引擎,蓝色经济区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2011年,蓝色经济区生产总值达到21395.1亿元,同比增长 11.7%,占全省的 47.1%。地方财政收入1480 亿元,增长25% ,占全省的 43% 。今年一季度,蓝色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5047.6亿元,增长 9.9% ,高于全省 0.2个百分点。
关兆泉说,今年是落实《规划》的关键之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将重点培育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化工、现代海洋渔业及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运输物流及规划旅游等五大产业集群;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重点推进50个现代海洋产业项目;抓好重点企业集团培育,着力培育60家海洋产业重点企业集团。
推进东部新区建设
关兆泉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加快推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 、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潍坊的大功率船用柴油发动机、东营的 3D 裸眼电视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1年,全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8231亿元,同比增长 16%。强化特色园区建设,重点推进了 37个具有规模优势和海洋产业特色的园区,以及“三区三园”和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建设,完善提升园区载体功能,推动特色产业集约集聚发展。
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青荣城际等多条铁路规划建设,加大青岛、日照、烟台等重点港航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青岛新机场、烟台新机场等项目建设。烟台新机场远期规划为民航大型国际机场,近期工程占地350公顷,总投资45亿元。此外,烟台新机场被国家民航局定为全国机场管理模式改革试点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在国家民航局和省政府的指导下开始启动。
300亿蓝色基金获批
关兆泉告诉记者,为了促进发展,省委省政府健全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引导各方资金加大对蓝色经济区的投入力度。去年安排省级专项资金10亿元,集中扶持了170个重点项目。总规模300亿元的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获批筹建 ,基金管理公司挂牌成立 ,2011年蓝色经济区新增人民币贷款2466.2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 54.8% ,比上年提高了 3.8个百分点。
关兆泉介绍说,18个海洋科技国家级创新平台中,有15个取得较大进展。青岛“蓝色硅谷”建设扎实推进,国家深海基地规划获得批复,争取国家批准设立了海产贝类和海洋腐蚀保护两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全省海洋领域国家级功能技术中心已达5家,居全国第一位。
赴京吆喝“山东蓝”
交通设施方面,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日照港岚山港区30万吨级矿石码头项目获批建设。滨州港2×3万吨级码头和日照港岚山港区12个泊位相继建成投产,沿海港口新增吞吐能力2570万吨。烟台港西港区等3条疏港公路建成通车,东营机场完成4D级改造工程;能源设施方面,华能威海和日照- 东明等输油管道相继建成投产,新增风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80万千瓦;生态建设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损害补偿试点工作。
据关兆泉介绍,政府注意加强宣传和招商推介,去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蓝色经济区建设论坛及项目推介会,签约合作项目23个,意向投资2550亿元。举办了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 、海洋食品博览会等活动,开展了驻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招商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开通了新华社“蓝黄两区网”,设立了大众日报蓝黄“两区”记者站,初步形成蓝色经济区宣传推介的长效机制……
查看全文: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207/20120718/news_20120718_1944343.s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