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构建海陆运大格局 融入蓝色经济区大框架
4月4日,威海国际机场新增飞往牡丹江的航班。图为机场工作人员给机组人员献花。 资料片
内引外联 筑起高速大通道
【报告摘要】
实施荣威、文莱、烟海高速乳山段等高速大通道项目,全线贯通滨海旅游景观公路,基本完成“九纵三横一环”干线公路建设。
【会场热议】
“通的交通环境不仅可以给市民出行带来方便,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市人大代表、环翠区桥头镇桥头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军说,以前因为交通不便,村里种植的苹果难以销售到其它城市,苹果丰收了,却卖不出好价钱。现在,威海的交通出行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村里的苹果远销外地市场。
尝到交通便利给经济发展带来的甜头的张进军,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实施荣威、文莱、烟海高速乳山段等高速大通道项目”等举措高度赞赏,他说,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一定会给威海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九纵三横一环’干线公路建成后,外引内联的高速大通道,不但可以实现市区高速公路的连接,而且可以使威海区域内的城市与半岛城市之间及沿路城市间实现高速通达,必将加快威海的对外交流,进一步减少威海作为内陆交通区位末梢的劣势。”市政协委员、威海三盾焊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于风福说。
于风福特别关注交通,因为对于他和他的企业来说,交通状况也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于风福表示,无论是高速大通道项目,还是全市的干线公路建设,都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希望政府能加快“大交通”格局的建设步伐,进一步畅通威海的“经济命脉”。
【部门声音】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连承鹏表示,我市公路建设将在完善网络、提质保畅上实现新突破。
连承鹏说,今后,将坚持以加快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加强管理养护为支撑,不断提升公路网络化水平和通行质量。5年内,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85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49.2公里。同时加快推进干线公路建设,重点推进烟海高速乳山段、荣乌高速、荣莱高速、石烟线城区段改线外移等外引内联的高速大通道项目,并计划全面打通滨海旅游景观公路。
据介绍,今年全市公路重点工程有9项,总里程256公里,包括江家寨立交桥改建工程、威青线泊子桥至大孤山镇水井村段改建工程、滨海路辅线小葛家至浪暖大桥段改建工程、成龙线成山镇成山头至崮山镇河东村段改建工程。年底前,江家寨立交桥改建工程、威青线泊子桥至大孤山镇水井村段改建工程等7条新建、改建的新公路将完工通车。
面朝大海 构建海运大格局
【报告摘要】
抓好威海新港、石岛港、南海新港建设,大力发展临港物流园区。抓好重点港口疏港公路建设。推动机场改扩建,优化航线航班网络。
【会场热议】
“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抓好港口建设。”市政协委员、山东交通学院海运学院院长任威说,威海作为全国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地级市,且毗邻韩日,拥有发展海上交通运输业绝好的自然条件,政府和社会应予以重视并充分利用。
任威认为,随着威海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港口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威海新港、石岛港、南海新港建设,大力发展临港物流园区”的目标非常契合时机。
“面向大海,威海是交通的前沿,这是威海的优势所在。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带动威海海洋经济和蓝色经济区建设。”她建议,政府应当出台政策鼓励海上运输业发展。任威说,发展海上运输业,不能仅仅局限于海上,应当与铁路、公路及航空交通紧密结合,实现“陆海联运”,形成链条化、立体化的交通运输格局。“通过港口来打通出海口,未来的威海将成为四海通衢的交通枢纽。”任威这样展望道。
“加快航空运输,对推动威海经济发展、提升区位优势同样重要。”市人大代表、市民航局局长石永林说,威海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以来,硬件设施不断完善,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对威海对外开放、对外交流和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石永林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动机场改扩建,优化航线航班网络”目标,将会推进我市民航事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威海国际机场向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优良、保障过硬的现代化国际空港全面迈进。
【部门声音】
市港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5年,全市港口将新建码头泊位4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1个,新增吞吐能力8669万吨。
该负责人介绍,将重点抓好威海新港区国际客运码头、航道扩建,石岛港区深水泊位,靖海湾港区张家埠新港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功能和吞吐能力。推进岸线资源整合利用,积极发展大型客运码头、集装箱专用码头、大型石油码头、邮轮游艇码头,形成以威海湾港区为中心,石岛港区为辅助,龙眼湾港区、蜊江港区、靖海湾港区、乳山口港区为补充,分工合理、层次分明、协调发展的现代港口格局。
此外,市港航局还将以政策引导和扶持为保障,大力推进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五年内,新建改建物流园区4个、等级货运站12个,港口吞吐量达到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20万标箱。
据了解,威海国际机场则计划在今后5年加大航线开拓力度,加密北京、上海的航班密度,创造飞机驻场和过夜的条件;同时建设以威海空港为依托的空港物流中心,适时开通与我国香港以及日本、韩国其他城市间时性的定期货物包机业务;加快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对机场跑道、滑行道进行修整,建设总面积5000平方米的威海机场航空物流中心及配套附属设施。
城铁落地 融入蓝区大框架
【报告摘要】
完成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建设。围绕城际铁路威海站和威海北站建成两大综合性交通枢纽。规划论证中心城区轨道交通体系。
【会场热议】
“城际铁路的建成,不仅将加快青烟威三市交通的对接,也将促进青烟威三市间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互动,将使我市的旅游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得到提升。”市政协委员、市外办副主任朱文娟说,城铁用高速将沿线城市群连结在一起,而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的建成,将使青岛、烟台、威海这三座山东最有活力的城市呈现“同城效应”,对威海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加快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互动,加快大威海的构建,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规划论证中心城区轨道交通体系,朱文娟认为随着威海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市区拥堵情况不可避免会加重,提前规划论证非常有必要。
市政协委员、市公交集团总经济师贾金湖对报告中提出的“完成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建设,围绕城际铁路威海站和威海北站建成两大综合性交通枢纽”的目标非常感兴趣。“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在威海的站点都将配套建有公共交通枢纽,市民出行可实现‘零换乘’。这种城铁和公共交通的衔接,将使威海三市之间的连接更为便捷。”贾金湖说。
【部门声音】
中铁十七局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青荣城际铁路威海段于2010年12月1日开工,截至2011年底,城际铁路威海段已累计完成投资70612万元,占合同总额的18.24%,完成投资居青荣城际铁路六个标段之首。目前,梁帽山隧道、戚家庄特大桥等工程正在建设中。
市铁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威海火车站将继续购置新车底,增加列车编组,以增加运能,缓解旅客购票难、出行难压力。同时,将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优化旅客列车的到发时刻,方便旅客出行。
货运方面,市铁路局将以港铁联运为依托,增加货运量;进一步加强集装箱五定班列的营销组织协调工作,搞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高集装箱运量;计划投资2000万元,加强线路、车站基础建设,为港口的疏港运输打下坚实基础;投资1000万元,完成威海站、威海南站电码化改造工程,实现全路电码化,全面提升桃威铁路的设备水平,实现与国铁接轨;完成全线所有桥梁的检查、维修、加固和部分线路护坡工程,提高线路的抗汛能力……
查看全文: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204/20120420/news_20120420_1894203.s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