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打造文化产业支柱 蓝黄文化产业成突破口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6:54:20 

3月30日,在省发改委出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系列专项规划后,省文化厅又专门印发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将对“专项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蓝”、“黄”文化产业发展

将成“突破口”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2010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3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12%,成为全国四个文化产业增加值过千亿元的省份之一。“十一五”时期,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8.79%,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

不过,从整体上看,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重复建设、集约化程度不够、产业层次较低以及产业布局不均衡等问题。打造经济文化强省,把静态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我省面临着诸多考验,而“蓝”、“黄”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成为“突破口”。

据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介绍,“"蓝"、"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规划期为2011年到2020年,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2011年到2015年,第二阶段从2016年到2020年,但重点还是在“十二五”时期。

到2015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增速,文化产业成为山东半岛的特色产业、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成为我省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产业中心。

“十二五”期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30%。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引领沿海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独具特色生态文化产业示范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文化产业增长极。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消费旺盛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构建“半岛文化产业集聚区”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坚持“以海带陆、以陆促海、陆海联动”的发展战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意为核心、以品牌为重点、以旅游为带动的发展格局,全面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具体实施中,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布局将按“一区三带”展开:

“一区”,即构建半岛文化产业集聚区。突出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沿海城市为骨干,充分发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与海洋文化有关的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传输、新型文化用品及设备等新兴文化业态,打造海洋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重点开展滨海休闲度假、历史遗迹探寻、海岛观光、湿地生态旅游、海滨城市旅游、邮轮与游艇旅游、水上运动体验等文化旅游形式,提升产业层次,叫响山东半岛“蓝色文化旅游”品牌,形成半岛文化产业集聚区。

“三带”,即胶东半岛新兴文化产业带、沿黄河特色文化产业带、半岛民俗文化产业带。胶东半岛新兴文化产业带,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业、动漫游戏业、文化科技业、先进文化用品与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含量高的文化产业,形成新兴文化产业集聚带;沿黄河特色文化产业带,以境内黄河为轴线,以两翼广大地区为腹地,与京津及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接,整合开发黄河沿线文化资源和民俗资源,用现代理念进行策划包装,加强沿黄河文化产业区域协作,推动文化产业规模效益的快速提高,使之成为文化生产力高度聚集的带状经济区;半岛民俗文化产业带,以潍坊为中心,以半岛城乡民俗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打造以民俗文化产业为特色、覆盖周边的半岛民俗文化产业集聚区。

打造“沿黄文化产业长廊”

根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确定了点线面的文化产业集群式布局模式,加快培育形成“一轴、双核、三带、四组团”的文化产业空间战略格局,着力打造具有黄河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的沿黄文化产业长廊。

“一轴”指九曲黄河,为“黄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的中轴线。范围包括全区内黄河沿线各县市,将依托黄河母亲河水文化特色,建设完善黄河及沿岸文化景观;打造黄河文化特色建筑;加快城市合作步伐,注重城乡联动并进;建设沿黄生态农业走廊。

“双核”包括东营黄河水城文化产业核心区、魅力滨州文化产业核心区。按照“高效、生态、湿地、水城”的规划理念,深入挖掘东营现有水城和吕剧等地方文化精粹,把东营建设成为独具水城文化特色、生态环境卓越的文化名城、石油名城、旅游胜地。魅力滨州文化产业核心区将彰显古老黄河文化,提升生态绿色建设水平,建设现代化、文明和谐、民富市强的鲁北大地新滨州。

“三带”指环渤海海洋文化产业带、对接京津冀生产型文化产业带、对接半岛城市群消费型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海洋文化产业带将以渤海为依托,以海洋文化为内核,建设集海洋观光体验、休闲娱乐、文化产品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隆起带。对接京津冀生产型文化产业带集文化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兼具艺术创作、宗教文化、度假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以生产型为主、消费型为辅的文化产业特色区,对接京津冀、天津滨海新区的黄三角北翼。融入半岛城市群消费型文化产业带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民间工艺、艺术创作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特色区,打造消费型文化产业增长带,融入半岛城市群的黄三角南翼。

“四组团”指观光农业休闲文化产业组团、休闲度假文化产业组团、孙子文化产业组团、杨家埠非遗文化产业组团。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以滨州、东营为双核心,联结带动德州、淄博、潍坊、烟台相关县市,推动本区文化产业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
查看全文: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204/20120413/news_20120413_1884936.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