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多措并举烟台大学积极服务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烟台大学迅速行动,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切入点,加强涉海专业和学科建设,加快构筑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努力提高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能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机构。烟台大学将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纳入学校的“十二五”规划,成立了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专门负责推进学校服务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组建创新团队,以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山东)基地、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等研究平台为依托,成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研究院,设立了海洋法律政策、海洋经济、海产品检测检验三个研究中心。
二、推进涉海专业和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学校现代海洋教育体系。烟台大学已设立海洋学院,涉海专业在省内占有重要位置。为巩固提升已有优势,学校积极探索落实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体制机制,加强涉海专业学院建设,以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等专业为依托,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航海人才教育和培训基地。加快发展港口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休闲渔业等专业,开设了核电材料、太阳能开发及海水淡化材料等涉海新材料课程,建立涉海专业的教学、实习和科研基地,努力提高海洋高等教育质量,扩大高层次海洋人才培养规模。
三、优化科教资源配置,打造特色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一是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作建设海洋研究中心,加快三校科技园建设与发展,实现良好互动。积极争取国家级海洋重点研究平台落户烟台大学,努力成为国家级科技兴海示范基地。二是建设海洋药物科学与技术平台,促进药物产业发展。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天然药物技术转移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新药和新技术的研发。三是建设海洋生物与水产养殖技术平台,促进海洋生物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化工制造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发挥海洋学院水产养殖骨干学科作用,重点加强海水养殖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四是建设新材料技术平台,促进制造业和涉海工程技术快速发展。依托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加强相关领域的研发,积极开展与韩国檀国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的交流合作。五是建设海洋生态、海洋环境、食品监测与探测技术研究平台,促进相关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加强环境净化材料、食品安全等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积极参与莱州湾盐化工项目,与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联合探索开展海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试点工作。
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强化服务蓝色经济发展能力。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推动与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紧紧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的软件服务外包、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主动与相关企业合作,加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和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以耐热合金研究中心为依托,积极开展核电材料、海洋工程材料技术研究,与相关企业共建海洋新材料研究中心。与烟台高新区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联合申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查看全文:http://www.sdlb.gov.cn/art/2011/4/11/art_535_3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