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济区:强化产品创新细化推进措施
供图/全景
中小企业融资难作为一个社会性难题,背后隐藏着企业规模小、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弱等复杂的系统性原因,也对银行中小企业服务水平提出了很大挑战。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在深入研究区域经济特点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新路径,鼎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截至2011年末,中国银行青岛地区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已达172亿元。
“中银信贷工厂”授信模式搭建新平台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早在2009年就实现了对全省17个地市的新模式复制推广,完成了“中银信贷工厂”在山东省的战略布局。“中银信贷工厂”是整合业务流程的集成创新模式,通过提升效率改善金融服务的客户体验,降低了小微企业的授信门槛。
统一标准、批量支持、高效流程,是“中银信贷工厂”有效支持中小企业的法宝。该模式通过创新信贷评审机制,引入非财务因素指标,对企业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以“工厂化”的经营理念打造流程银行,建立独立化的审批机制,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质效,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时效要求;创新风险管理机制,采用风险预警、资产组合管理等先进手段,保证中小企业信贷可持续性。依托模式的这些创新特点,该行有效地破解了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缺乏、担保机制落后、企业发展阶段资金需求大的融资困局,满足企业授信需求,合理规避市场风险。
立足实践强化产品创新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加强产品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做好产业集群、产品服务、授信流程、金融方案的分析、整合、创新与运用,提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综合性方案。根据中小企业授信特征,在业务流程、产品服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开展业务创新。先后研发了面向涉农小微企业的粮贷通宝、花生通宝、鱼粉通宝等“农贷通宝”系列产品,趟出了一条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新路子。
与此同时,为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进一步开发了以“商承通达”“银承通达”为代表的“1+N”供应链融资产品,目前已成功支持了“青钢集团”和“赛轮股份”的上下游客户,丰富了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在青岛地区先后针对花生、石墨、煤炭、粮食、钢铁、轮胎等6大行业研发7款产品,产品项下累计实现投放数亿元,有效促进了青岛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查看全文: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203/20120327/news_20120327_1860171.s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