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突破滨海开发投入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0 16:55:20 

“十二五”开局伊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潍坊既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主体城市,又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点开发区域,机遇前所未有,使命光荣艰巨。潍坊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集中优势资源要素,突破滨海开发投入,全力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各项工作正积极有效、扎实有序开展。
一、深入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一是认真学习领会。潍坊市将学习贯彻《发展规划》和省动员大会精神作为近期重点任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学习传达,在全市上下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学习讨论活动,增强了对蓝色经济区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召开动员大会。1月25日,召开了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动员大会,要求全市上下认真对接国家规划,科学谋划思路,明确任务目标,抓好贯彻落实,推动蓝色经济区建设快见成效、率先突破。三是加强舆论宣传。制定了蓝色经济区建设宣传方案,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聚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市内各主要媒体均开辟了专栏专版,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四是加强教育培训。市委确定将蓝色经济和海洋产业发展专题作为今年常委集体学习的重点内容,并纳入了干部培训计划,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在党校主体班次开设专门课程等方式,提升各级干部发展蓝色经济的能力。五是出台发展规划。修改完善并印发了《潍坊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了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提出了“一城、五基地、一极”的发展定位,确定了“一带、一体、两翼、多点”的总体布局。
二、加大滨海开发投入,着力突破重点区域。潍坊市把北部沿海地区作为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集中开发建设咸淡水分界线以北的2657平方公里,规划1000平方公里的产业发展区,1000平方公里的生态优化区,6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区,确定了以滨海区为中心,寿光北部、昌邑北部为两翼的开发格局,努力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的主战区、新兴高端产业的聚集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先行区、全市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加快建设设施配套、产业发达、功能完善、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经济新区和现代化滨海新城。目前,北部沿海地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配套385平方公里,引进过亿元项目654个、协议总投资2315亿元。滨海新城建设加快推进,科教创新区、中心商务区、高档商住区、旅游度假区四大功能区共开工各类工程160项,投资总额350多亿元。其中,科教创新区开工10所职业院校,开工面积45万平方米。
三、抓好重点产业培育,打造特色产业基地。一是培育壮大新兴高端产业。实施了北极神海狗油系列产品、富康制药螺旋藻系列产品、默锐化学沿海滩涂耐盐能源作物化工产业链等海洋生物项目,信得科技、华辰生物科技、潍坊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海洋医药企业和盈珂海洋生物材料、蓝帆新材料、同大海岛新材料等海洋新材料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华能风电、国电风电、光伏发电园等新能源项目正抓紧推进。二是聚集提升海洋先进制造业。重点推进了中海油海化石化盐化一体化、弘润管道物流及储备罐区项目建设,加快打造以油盐化工产品接续利用为特点的特色化工基地。实施了潍柴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北部修造船基地、盛瑞动力8AT自动变速器、墨龙机械高端石油装备、瑞其能风力发电设备等一批海洋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装备自主化、高端化、集成化水平显著提升。三是繁荣发展海洋服务业。依托潍坊港大力发展临港物流,规划了80平方公里临港物流园区,已引进物流项目30多个,总投资150亿元;同时推进鲁东物流中心、诸城辛兴临港物流园等市域内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形成了以海带陆、内外联动的物流业发展新格局。启动了滨海旅游度假区、生态湿地温泉旅游度假区、林海生态博览园等项目建设,抓好滨海风筝冲浪等特色海洋运动,着力打造潍坊特色滨海旅游品牌。依托滨海科教创新区,大力发展涉海职业教育、科研开发、实训基地、产业孵化等业态,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有影响的职教园区和蓝色高端产业科教基地。四是调整优化现代农业。按照安全、优质、高效、生态、品牌的方向,打造一批标准化健康养殖园区和良种基地,提高现代海洋渔业发展水平,以蓝色产业带动高效特色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
四、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强化开发建设支撑条件。去年,潍坊港3个万吨级码头建成投用,吞吐量突破1500万吨,由一般性港口上升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双王城平原水库项目全线动工,黄岛至潍坊和莱州至昌邑输油管道基本建成,寿光国华电厂项目已上报国家能源局待批。这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潍坊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着力实施治水造绿工程,加快推进“六纵二横”水网和生态林场建设,沿海地区新增造林1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9.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海陆统筹、全流域治理,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建设,超前规划建设了覆盖全域的污水处理设施,近岸海域生态不断改善。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创建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下一步,潍坊市将按照省动员大会确定的重点任务,抓紧运作、快速推进、奋力突破,确保在开局之年取得大的进展。一是加快修订完善相关规划。积极跟进对接省规划实施意见制定进展情况,抓紧研究潍坊市规划实施意见,力争尽快出台。组织对专项规划和县市区规划进行修改完善,谋划好各个领域和各个区域的重点工作,推动蓝色经济区建设任务落实。二是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切实抓好海洋经济和临港涉海产业项目的调度和推进,特别是对中海油石化盐化一体化、弘润石化后续500万吨储油罐和1000万吨炼油、昌邑石化100万吨乙烯等重大临海石化产业项目,潍柴重机、船用发动机和瑞驰汽车超级平台、北部修造船基地等海洋装备制造项目,潍坊港、潍日高速、疏港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精力加快推进。有重点、有计划地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的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加强与世界500强和央企的对接合作,扩大引进战略投资,提升蓝色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加快各项政策的对接落实。组织有关部门对省《规划》和《试点方案》提出的政策进行分析梳理,对照潍坊市列入规划的重点内容和项目,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研究具体的争取方案和推进措施,成立专门班子,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倾斜和支持。加快研究制定本市的配套政策,特别是对海域使用、岸线开发、填海造田、环境容量、专项资金等关键性政策,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确保取得突破性进展。四是加快各类园区的转型升级。潍坊高新区以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目标,重点发展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等新兴业态,每年确保完成10万平方米的平台建设任务。潍坊滨海区承担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任,确保3年完成科教创新区50平方公里的开发。所有省级开发区迅速转向高端、转向蓝色,确保高新技术孵化器年内建成并进入实质性运营,争取有一批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园区列入省示范园区。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和调度考核。制定支撑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引进和建设专项方案,健全办事机构,充实工作力量,建立精明强干的专职队伍,进一步完善决策、协调、执行三个层次的组织体系。建立科学的统计和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完善考核办法,加强调度、检查和评估,把推进和支持蓝色经济区建设情况作为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综合考核和市直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查看全文:http://www.sdlb.gov.cn/art/2011/3/16/art_535_30520.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