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强化浒苔加工利用 无害化处理1500多吨

来源:山东蓝黄两区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6:55:44 

昨日(17日)上午,市浒苔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就我市浒苔处置工作进行情况通报。自今年5月中旬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发布在江苏盐城东北部海域发现浒苔的消息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修订《青岛市海洋大型藻类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预案》,落实浒苔应急处置常态化、属地化管理工作原则,成立了海洋大型藻类灾害应急处置指挥部,并于6月6日启动浒苔灾害Ⅳ级预警,海上打捞、重点海域拦截、岸上清洁和加工利用三道防线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浒苔对近海、沿岸景区景点和百姓生活的影响。

根据监测信息,今年浒苔发生时间较早、分布面积较大,我市共组织了由232艘船组成的应急打捞船队,根据指挥部的要求和浒苔漂移态势,适时对重点海域的浒苔进行拦截打捞。同时,在胶南积米崖渔港、市区八大峡广场、崂山沙子口渔港设置3处浒苔处置点,集中安排渔船停港和浒苔卸港。6月3日,3艘打捞船开始对奥帆中心附近海域的浒苔进行打捞,6月6日开始,打捞船增加到10艘,分别对八大峡码头至小青岛区域、六浴及其外围、奥帆基地东部附近海域的浒苔进行打捞。自6月16日,打捞船增加到70艘,其中60艘在前海一线重点区域打捞,10艘大马力船在远海拦截打捞。截至6月16日,累计海上打捞浒苔761吨;市南区累计出动人员1078人次,车辆114车次,清理岸边浒苔821.3吨。崂山区浒苔上岸量较小,每天不足1吨,均及时清理。

记者16日跟随巡视船出海约两个小时,只看到零星的浒苔,偶尔出现小片聚集的浒苔,也都有打捞船在往来作业。海上第一道防线效果明显。

据介绍,为解决受海上大雾影响,打捞船不宜出海作业,在大风作用下,个别浒苔漂移到近岸的问题,按照“属地化”原则,由市南区、崂山区分别在前海重点海湾和浴场等七个区域设网拦截浒苔,其他沿海区市根据实际,在重点区域设置拦截网。目前,市南区已在六浴设置浒苔围栏拦截设施 500米,二浴设置 400米、三浴设置800米、奥帆中心设置拦截网600米。崂山区在麦岛至污水处理厂一线设置拦截网1000米,累计设置浒苔拦截网3300米。石老人、一浴、银海大世界等拦截网也在加快设置中。记者15日曾到六浴、一浴、二浴、三浴、奥帆基地及石老人海水浴场实地采访发现,只有三浴的沙滩出现被大风吹上岸的浒苔,工作人员正紧张地清理,其他地方仅出现少量浒苔,且都被及时清理了。

据了解,今年不但对海上及近岸重点区域的浒苔处置及时有效,而且对打捞上来的浒苔也进行了有效利用。据负责浒苔后期处理的海大生物工程公司负责人介绍,浒苔并非废物,他们已掌握了浒苔无害化处理专利技术,对打捞上来的浒苔,在码头就直接进行压榨脱水打包,然后运往在胶州的生产基地,既减轻了60%以上的运力,还避免了浒苔运输过程中大量海水撒漏、污染道路的现象,目前,他们在八大峡处置点已累计压榨浒苔1500多吨。这些浒苔绝大部分都将得到资源化利用,首先可加工成饲料粉,用于畜牧养殖业;其次可以加工提炼出硫酸多糖,作为重要的医药原料;最兜底的利用也可生产海藻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如此,从海上打捞到加工利用,浒苔反而促成了一条产业链。

根据最新监测数据,目前成规模的浒苔仍向青岛近海漂移,在青岛管辖海域覆盖面积约98平方公里,分布范围6700平方公里,未来二三天内将影响胶南市及青岛市区近岸海域。我市将继续加强监视监测和预警预测,并视浒苔数量随时调度海上打捞船只数量,力保前海一线重点景区和主要景观不受浒苔影响。陆域组各有关部门也做好了充分准备,随时对岸边浒苔进行清

查看原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2-06/18/c_112236444.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