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9成渔船停港保养 春夏鱼少静待秋季到来
本是鱼虾上市的时候,烟台多个港口的绝大多数渔船却“趴窝”。19日,记者来到莱州三山岛港口,发现这里9成的渔船在停港保养。渔业资源的衰退和捕鱼成本的增加,让船老大们望海兴叹。油钱、工钱……船一动就得花钱,他们在静待秋季的到来。
1000多条渔船,出海的只有一成
19日上午,莱州三山岛渔港内海鸥成群,船员老曹正在给渔船刷漆,紧挨着的另一条船断断续续传出电焊声。和记者想象中的繁忙景象不同,渔船一条挨着一条,大都静静地“躺”在港内。
“除锈、刷漆,其他时间就耍。”老曹说着话,刷漆的滚筒一直没有停下。
老家在滨州的他,已经在莱州三山港做了10年船工。近几年虽然一年只在春节的时候回一趟家,但是他真正跟随渔船出去打渔的时间仅有4个月。
当记者问,为什么这么多渔船都不出海时,蹲在船舱里刷漆的他反问了一句:“没有鱼,有什么可打?”
港口北面有一座3层小楼,在上面向下看,大马力的铁壳渔船、小马力的木壳渔船把港口停得满满当当,偶尔有一两艘小渔船回港或者出港。
海港监管科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三山岛渔港内粗略统计有1000多条渔船,目前出海的只有一成左右。
渔船归来不见鱼,一船都是肥蛤
在港口等了1个半小时,终于有一条木壳船靠岸了。船舱内不是鱼虾,而是一船的肥蛤。船工用铁锨向筐子里装肥蛤,然后过重。“有万把斤吧,今天算是赶上好时候了!”船老大说,这个季节本来应该已经有鱼虾了,但是今年基本捕不到。
“刀鱼、子鱼、梭鱼、青鱼、鲐鱼、鲅鱼、薄口鱼、面条鱼、针良鱼、马步鱼、半滑舌鳎……”船员孙志东一口气说了20多种鱼的名字,其中有一多半是记者没有听说过的。孙志东说,很多鱼,他们在海上干活的都见不着了。
据在场的船员介绍,出海的渔船现在主要捕捞的是蛤类、爬虾、螃蟹,偶尔会有少量的鱼。一位姓施的船员告诉记者,出海的渔船最大的是500马力,多数都是一二百马力的小船。他跟随的渔船主要捕捞爬虾和螃蟹,出一趟海大约能有四五千斤的收获。500马力的船跑一夜拉上来这些东西,他觉得一点都不多,有些船老大之所以还愿意出海,是因为目前的海鲜价格比较贵。
春夏打渔只有赔本的份,就等着秋季了
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外面一条满是机油的牛仔背带裤,年近六旬的季广正已经和渔船打了40多年交道。他围着渔船的发动机敲敲打打,时不时拧一下螺丝。
“以前一年打11个月的鱼,现在只忙活4个月。”季广正说,这种情形已经有五六年了。不是不想出海打渔,是出去一趟很可能就赔着回来。
季广正给记者仔细算了笔账:从2010年开始,柴油价格蹭蹭涨,工人工资也涨了。2010年船员工资是五六千元一个月,现在一个月最少是七八千元,他家8个船员一月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