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两会|代表议西海新区:再建海底隧道很必要

来源:山东蓝黄两区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6:56:53 

西海岸的建设引起了很多代表们的热议,青岛市人大代表、胶南市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李学聚等代表联名提交“关于统筹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议案”,建议将新区铁路建设列为头等大事,切实提高董家口港区交通动力,规划建设第二条、第三条海底隧道。此外,还要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并在西海岸建设青岛职业教育中心。

西海岸要到东海岸就医

“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健全完善基础设施。”李学聚介绍,纵观滨海新区、曹妃甸新区等新区发展历程,无不是在健全完善了交通、教育 、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才全面提速了新区建设,切实提升了区域承载能力,有效改善了投资环境,从而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同以上新区相比,目前,西海岸经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与新区的发展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

一是交通路网密度不够、等级不高,区域内仅有同三高速、滨海大道、204国道等几条干道,缺乏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体系。同连接潍坊地区的部分省道相比,泰薛路等道路的通行能力、路域环境较差 。铁路、地铁、轻轨等规划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交通动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是优质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扩大和提高,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等发展相对缓慢,高端科技人才、技术专业骨干匮乏,不能给新区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是医疗机构承载能力亟待加强,整个区域仅有西海岸医疗中心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远远不能满足未来280万人口的就医需求,患者往往需要到东海岸、北京及上海等地的大医院看病就医,带来“看病难”问题,造成人、财、物力的极大浪费。

四是体育 、文化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缺乏现代化的体育场地和文化中心,不利于新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建设青岛职业教育中心

李学聚等代表们建议,统筹交通网络建设,建议适应青岛湾区大都市发展趋势和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地位需要,构筑西海岸经济新区内部半小时通达圈,建设安全、快捷、高效、绿色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将新区铁路建设列为头等大事,加大与有关部委的协调力度,争取最优线路设计,尽快启动建设,切实提高董家口港区交通动力。规划建设第二条、第三条海底隧道,超前谋划建设向新区中心区、董家口经济区延伸的地铁、轻轨等交通干线。积极启动开城路二期建设。

统筹教育 、医疗资源建设,建议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覆盖面,启动国际学校、国际医院规划,下大力气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并在西海岸建设青岛职业教育中心,积极协调解决人员、场所、配套设施方面问题,全面提升西海岸教育 、医疗服务能力,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创业的后顾之忧,为西海岸未来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统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是直接服务群众的民生工程,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代表建议高规格建设董家口经济区

加快旺山给水站建设

董家口经济区是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再造一个新青岛的强大动力引擎,是建设世界第一大港 、打造全国最具实力新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两会上,市人大代表、青岛光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宝钧等代表联名提交“关于加快推进董家口经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议案,提议切实加大董家口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并给予每年15亿元的贷款贴息,加快旺山给水站建设,尽快启动沐官岛水库建设。

代表们调查发现,同外地新区相比,董家口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区内道路交通体系尚未完善,外围只有同三高速、204国道等道路,交通运力亟待提高,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影响了区内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入驻。

刘宝钧等代表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谋划董家口经济区发展,在土地收益、税费收入返还等方面,给予更大政策扶持,切实加大董家口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并给予每年15亿元的贷款贴息,努力推动董家口经济区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建议由青岛港集团联合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尽快搞好112个泊位及货物接卸等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建议将青连铁路、疏港高速列为董家口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头等大事,切实加大与有关部委的协调力度,争取最优线路设计,尽快启动建设,为实现港区钟摆式运输格局创造条件。科学编制西海岸道路交通规划,超前谋划建设向董家口经济区延伸的地铁、轻轨等交通干线,构建西海岸大交通格局,全面带动大青岛发展。建议立足长远、着眼大局,通盘考虑董家口区域用水平衡问题,加快旺山给水站建设,尽快启动沐官岛水库建设,解决重大工业项目用水……
查看原文:http://www.lhlqw.com/2012-03/30/content_24985677.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