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4日至25日,中国海军第十四批护航编队与同在亚丁湾海域执行任务的美国海军梅森号导弹驱逐舰举行中美海上联合反海盗演练。这次演练,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以来,第二次与外军举行海上联合反海盗演练。那么,此次演练双方都动用了哪些武器,又进行了什么样的科目训练?当中美海军将亚丁湾变成练兵场,对于索马里海盗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而回顾中国海军的护航经历,又有那些值得一提的反海盗战术呢?
文章来源来源:新华、中新、央视、北京日报
现场:
直升机互降 营救“被劫”商船
此次中美联合反海盗演练历时2天,中方参演兵力为导弹驱逐舰哈尔滨舰、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直升机1架、战斗小艇4艘和部分特战队员;美方参演兵力为梅森号导弹驱逐舰、直升机1架、部分特战队员。演练内容包括编队人员换乘、编队运动、轻武器射击、主炮对海射击、直升机互降、联合临检拿捕、直升机夜间对海上目标跟踪监视、联合武力营救被劫商船等10项,由双方指挥官轮流指挥。
据五角大楼下属的美军新闻社报道,8月24日至25日,中国海军和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在亚丁湾举行联合反海盗演习。美军新闻社援引第五舰队官员的话说,演习期间,“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扮演“被劫船只”,两军参演人员演练了轻武器射击、主炮对海射击、联合临检拿捕、联合武力营救等一系列科目,两军直升机更互降对方军舰。第五舰队官员指出,与2012年中美海军首次举行的反海盗联合演习相比,今年的演习内容明显更为丰富,实战性更强,相信将为两军进一步合作维护亚丁湾及其它海域的安全奠定基础。
2012年9月,中美在亚丁湾海域举行首次反海盗联合演习,当时中国海军“益阳”号导弹护卫舰和美军“温斯顿·丘吉尔”号导弹驱逐舰参与演习;今年4月,在美军参联会主席邓普西访华后,中国国防部宣布中美海军年内将再次举行亚丁湾反海盗联合演习。
第五舰队官员表示,现在中美都认识到打击海盗及其它非法活动、维护国际公共海域航行安全的重要性,亚丁湾反海盗联合演习有助于中美实现这一共同目标,并增进中美两军的交往和互动。
参与演习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指挥员早前表示,当今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单独应对全球化的海上安全威胁,通过反海盗联合演习,可提高中国海军在远海执行多样化任务的作战能力,也可提高中美两军联合护航时的指挥和协同能力,从而增强中美两国的政治互信,提升两军务实合作的水平。
评论:
美将军:开创重要里程碑
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8月26日报道,美国海军准将约瑟夫·纳曼船长称此次演习为“重要的里程碑”。纳曼是美国海军第50驱逐舰中队司令。
文章称,25日结束的这次演习可能是规模巨大的2014“环太平洋”联合军演的小型演练。这次在亚丁湾进行的两天联合演习重点是反海盗演习。
纳曼说:“谈到维护海上环境自由,我认为中国和美国有着共同的目标。如果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就应当齐心合力。”纳曼希望中美海军进行更多合作,以便加强协同行动的能力。
报道称,中国尽职尽责打击海盗,但它是独自行动,没有参加2009年成立的打击海盗的联合特遣队。然而,在“梅森”号驱逐舰上的纳曼说,美国欢迎中国加入打击海盗的联合特遣队。他说:“如果我们能让中国加入联合特遣队,那将是朝前迈出的更为实质性的一步。”
“梅森”号导弹驱逐舰指挥官威尔逊·马克斯说:“对我和全舰人员来说,这是我们职业生涯中千载难逢的经历之一。”马克斯说:“像这样的联合演习会提高我们的合作水平。”
据报道,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已邀请中国参加美国主导的2014“环太平洋”联合军演。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多国海上联合军演,每两年举行一次。
揭秘:
邪恶的旗帜
—海盗旗
历史上最赤裸代表邪恶的旗帜,要算海盗旗。在古罗马时代,海盗很乐意用一根缠绕着两条蛇的权杖图案来装饰自己的船帆。这根权杖是罗马的贸易神墨丘利的标志物,他是机灵鬼、骗子和贼的庇护神。当然,对于海盗这种在风口浪尖上过着刀头舔血日子的人们来说,仅仅有墨丘利的保佑还是不够,于是雅典娜的猫头鹰、宙斯的鹰、狄安娜的鹿都成为了罗马海盗船帆上的常客。
11世纪时,丹麦海盗用绣品来做自己的旗子,图案是一只展开翅膀和张着喙的黑乌鸦。到17世纪后,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出没的海盗们大都开始使用象征杀戮的红色旗帜。多数情况下,海盗在追逐猎物时,升起白色旗帜,表明身份—有时猎物会因此降下船旗以示屈服;如果猎物拒绝投降,则升起黑白两色旗帜,表明进攻意图;而若猎物继续逃窜,或是海盗船长过于残暴的话,红色旗帜会在桅顶飘扬,意思是一旦捕获猎物,绝不留任何活口。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色的海盗旗逐渐让位于黑色的骷髅海盗旗—“快乐的罗杰”(Jolly Rouge),这个名字的来历无从考证,不过这面旗帜的形象是我们熟知的—一个白色骷髅头加上两根交叉白色骨头的黑色旗帜。其实,与大多数人的想法不同,这面骷髅海盗旗直到18世纪才出现在加勒比海上。
当然,历史上还有很多不同款式的海盗旗:有的海盗旗上是以交叉长刀代替白骨,有的海盗旗上还绘有沙漏,另外一些海盗旗的白色骷髅头上戴着眼罩或缠着头饰等等。不过,或许是“快乐的罗杰”太过招摇,在当时英美国家,无论是否有海盗行为,只要船上悬挂海盗旗,一律按海盗罪论处—缳首绞刑!
特写:
火炮“击毁”浮体靶目标
“我已布靶完毕,开始向射击就位点机动……”担任主炮对海射击科目演练的美海军梅森舰指挥官向我发出指令。
当地时间8月24日13时30分,两艘舰艇组成单纵队航行,准备使用主炮对30链以外的飘浮靶,分别实施火力打击。伴随一阵震耳欲聋的炮声,一根根水柱应声而起……
“主炮雷达、主炮指挥仪、主炮战位备便……”一连串的战斗口令,源源不断报告给对海长程鹏。“雷达发现目标,距离XX链。”雷达显示屏前,班长殷明升全神贯注地盯屏幕,熟练地接受指令,双手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像这样的实弹射击,在国内经常训练,我们有信心打出好成绩。”射击前,殷明升告诉记者。
“进入开火舷角,开始射击……”话筒里传来编队指挥所的命令。“试射2发,预备,放……”哈尔滨舰对海长程鹏收到射击指令后,掌握最佳时机,果断下达开火命令。这时,主炮区队长付锁彦略显轻松,这位有着20多年兵龄的老兵,对火炮装备性能和技术参数了如指掌,曾多次参加主炮实弹射击。
主炮怒吼摧毁飘浮目标,雷达战位报告:“准确命中目标。”“在实弹射击过程中,各战位配合默契、准确修正,把握最佳时机果断射击,发挥出了平时的训练水平。”哈尔滨舰石磊舰长告诉记者,经过6个多月的护航任务,人员和装备都保持了良好的状态和性能。
护航
纪实:
海军创新反海盗战术
2009年7月16日,由“舟山舰”、“徐州舰”和“千岛湖号”组成的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第三批护航编队启航,他们创新了多种反海盗手段。
高速小艇为商船护航
2009年8月的一天,亚丁湾、索马里海域风浪骤起,夜色中,一艘高速小艇从海面上疾驰而去,乘坐小艇的是四名中国海军特战队员,茫茫暗夜中,他们要执行什么任务呢?
这一天,护航编队将要执行护送一批商船的任务。可启航前,指挥舰“舟山舰”突然接到“骑士号”商船打来的电话,受大风浪影响他们将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赶到会合地点。编队指挥员果断命令,特战队员乘坐高速小艇前往护卫。那一天,高速小艇对“骑士号”商船随船护卫长达六个半小时,这种新的护航方式,解决了大编队护航中“快等慢、早等晚”的难题。
舰载直升机护航显神通
2009年8月6日傍晚,“舟山舰”接到“振华25号”商船的求救,三艘疑似海盗小艇正向它靠近,指挥员果断决定,立即派出一架舰载直升机前往。据计算,直升机若飞到85海里外的“振华25号”,将会燃烧大量油料,如果完成任务后油料短缺,直升机将不能安全返回。然而,指挥员所作的决定并不是盲目的。搭乘特战队员的直升机迅速飞抵“振华25号”上空,特战队员判断,下面的这些人很可能就是海盗,在计算好空中停留时间后,直升机开始对三艘疑似海盗小艇进行警告和驱离,信号弹、震爆弹随即在“振华25号”的上空响起,这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以来,直升机第一次在夜间驱离海盗,而三艘疑似海盗小艇也明显地放慢了速度。眼看直升机的油料将耗尽,编队指挥所命令“千岛湖号”指挥直升机用最短时间—12分钟飞到“千岛湖号”上加油。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给直升机加油,恐怕海盗们并没有想到,看到直升机再次返回,三艘疑似海盗小艇马上逃得无影无踪。
特战队员打击海盗
2009年10月的一天,护航编队指挥所派出一组特战队员,他们乘坐高速小艇很快消失在海面上。十几分钟后,“徐州”舰接到货轮“白鹭号”发来的求救信号,他们正被一艘可疑小艇包围,请求救援。指挥员立即决定派出两组特战队员分头行动,一路特战队员乘坐高速小艇前去查证可疑小艇,而另一路特战队员搭乘舰载直升机迅速飞临“白鹭号”上空完成实施索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白鹭号”的船员似乎显得并不慌张,他们正迅速准备着海军特战队员教给他们的对付海盗的一些方法:扔燃烧酒瓶,水龙带、高压水枪等。很快,特战队员索降“白鹭号”,迅速机动到有利的射击位置,而另一组特战队员驾驶的高速小艇也已经机动到可疑小艇附近,那么,可疑小艇真的是海盗吗?
其实,可疑小艇正是一组特战队员乘坐的高速小艇,而这也是一次反海盗演练……查看全文:http://news.163.com/13/0831/07/97JEMOV600014AED.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