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三驾马车”拉动农业产业化上快车道
潍坊实施农业产业化2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取得丰硕成果并继续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的新形势下,如何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抓住机遇,创新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再上快车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实现上述目标,需在发挥好政府宣传引导、示范规划、扶持管理作用,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和市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用好生产、加工、销售这“三驾马车”。
组建生产“集团军”
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要进一步整合优化土地资源,激活各类生产要素,增加现代科技投入,放大产出效益。通过“化小为大、化零为整、化弱为强”,着力改善现有松散式、短块状、规模小、拉力弱、效能低的土地利用状况,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展壮大结合型、集约式、连片状的农业生产“大格局”、“集团军”。生产运作模式方面,在鼓励扶持农户针对个体情况、把握市场需求、加大科技投入、搞好农田管理、提高产出效益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民采取出租、互换、转让、转包、股份制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将土地“腾笼换鸟”或“腾鸟换凤”,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实行大面积、集中型、农庄式生产,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效益。要积极发挥互助组、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从资金、劳动力、技术、管理等方面为规模种植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打造加工“联合体”
农产品加工尤其是深加工,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使其“铜变银、银变金”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就必须提高加工的科技含量,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化。像面粉加工、玉米蛋白质提炼、精饲料制作、果蔬提取物、脱水、保鲜、冷冻、速冻等深加工,就必须由相关企业依靠专业设备和技术完成。近年来,各地推出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就体现了农业产业化的特征、发展趋势和要求,有力地带动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和农产品深加工“联合体”的形成,让农户和企业利益均沾,实现了双赢。打造加工“联合体”,不但要培育壮大规模企业,大力扶持龙头企业,而且各加工企业之间要加强信息流通、技术合作、生产交流等协作,使深加工企业既多点开花,又联动运转,进一步发挥好其在推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密织销售“互联网”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初级市场已远远无法承载和消化品种日益繁多、产出不断膨胀的海量农产品,必须瞄准市场需求、因势利导、千方百计推动其向国内外中、高端市场渗入。如采取政府推介、订单农业、网络营销、连锁经营、物流配套、品牌提升等方式,拓展市场准入空间,提高农产品流通层级、质量和效率。还可以由农民组成专业合作组织、销售团队等,共同开拓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和营销能力。同时,适度升级有一定实力和发展前景的深加工企业规模,提升其消化农产品的能力、生产能力和市场营销水平……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8/20/c_117018306.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