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来源: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7:51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依法履行职责,组织实施了2004年全省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调查、监测,加强近岸海洋功能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赤潮灾害的监测、监视,组织重点排污口的监督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编制了《2004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现予以发布。
2004年全省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海洋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公报的发布,使各级政府、广大公众进一步了解我省的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增强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为促进沿海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

1 概述
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海洋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省海洋管理系统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我省海洋资源、科技、区位和对外开放的优势,结合生态省建设,强化海洋综合管理,促进了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04年我省海洋经济总产值2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水产品总产量718.2万吨,比上年增加12万吨;渔业总产值11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海洋产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省特别是沿海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这些成绩得益于我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和各级各部门对海洋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
2004年,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进一步加大了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力度,在全省近岸海域组织实施了海洋环境现状调查和趋势性监测、海水增养殖区、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倾倒区监测,并对海水浴场、沿海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赤潮监控区、莱州湾生态监控区、黄河口生态监控区等进行了重点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
2004年我省近岸海域主要以清洁和较清洁海域为主,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我省北部区域,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近岸海域沉积物总体质量较好,局部海域受到油类等的污染,基本处于低污染状态。局部海域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较高,主要污染物要素为总汞、砷和粪大肠菌群。
大部分陆源入海排污口污水超标排海,其邻近海域环境污染较重。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黄河口和莱州湾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河口产卵场退化、生物群落结构异常等。
2004年我省海水浴场环境质量优良,海水养殖区水质营养盐有超标现象,倾倒区和油气区环境质量基本符合功能要求,赤潮发生次数增加。
2 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2.1 海水环境质量
2004年我省近岸海域主要以清洁和较清洁海域为主,全海域未达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1423平方公里。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为8842平方公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为9459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为1369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1753平方公里。
近岸海域水环境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铅。由于受黄河、小清河等入海河流的影响,以及部分区域沿岸人为因素的干扰,我省北部海域水环境受污染的面积较2003年有所增加,尤其是黄河口附近的东营、滨州,以及小清河口附近的莱州湾西南部海域,受污染面积及程度都明显大于去年。威海市南部、青岛、日照市沿海,水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日照沿海仅局部海域石油类超标,青岛沿海的污染区主要分布于胶州湾内。
日照 仅局部区域石油类超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它均符合一类标准,海水质量较好。石油类、无机氮浓度较2003年有所降低。
青岛 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铅和活性磷酸盐。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最高浓度超三类标准,铅超一类标准。无机氮、石油类浓度较2003年有所增加,磷酸盐浓度有所降低。
威海 主要污染物为活性磷酸盐、铅和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最高浓度超四类标准,无机氮最高浓度超二类标准,铅超一类标准。无机氮、磷酸盐浓度较2003年有所增加。
烟台 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石油类和铅。无机氮、石油类最高浓度超二类标准,铅超一类标准。无机氮和铅浓度较2003年有所降低,磷酸盐、石油类有所增加。
潍坊 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石油类和COD。无机氮最高浓度超四类标准、石油类最高浓度超二类标准,COD、铅超一类标准。石油类浓度较2003年有所增加。

东营 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总汞和石油类。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总汞最高浓度超四类标准,石油类最高浓度超二类标准。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浓度较2003年有明显增加。
滨州 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石油类、COD和活性磷酸盐。无机氮最高浓度超四类标准,石油类、COD超二类标准,活性磷酸盐浓度超一类标准。无机氮、石油类和铅浓度较2003年有所增加。
2.2 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
监测结果表明,我省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状况较好,潜在生态风险较低,局部海域沉积物受到污染。
日照 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各项指标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青岛 沉积物质量总体较好,但红岛、鳌山卫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石油类、滴滴涕污染。
威海 沉积物质量较好,仅东部近岸海域石油类超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烟台 沉积物质量总体较好,局部海域总汞超过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潍坊 沉积物质量总体较好,局部区域砷超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东营 滨州 沉积物质量良好。
2.3 近岸海洋贝类污染状况
对采集于我省沿海各市的紫贻贝、中国蛤蜊、栉孔扇贝、杂色蛤、文蛤、四角蛤、青蛤、牡蛎、毛蚶、刀蛏等10种贝类的测试结果表明,2004年我省近岸海域总汞、砷、镉和石油烃在部分贝类体内的残留较高。部分贝类受到粪大肠菌群的污染,并存在超二类标准现象。
3 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
受陆源排污影响,我省大部分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呈污染状态,其邻近海域的多项水环境因子超标,沉积物质量恶化,海洋生物普遍受到污染影响,生物体内的粪大肠菌群大部分超过海洋生物质量二类标准,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种类和数量少,生物多样性低。入海污染物的排放已影响了邻近增养殖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等海洋功能区的功能。
3.1 海化集团排污口
2004年我省监测的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为渤海潍坊段海化排污口。监测结果显示:
5月份海化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无机氮、石油类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8月份海化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仅铅超过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状况较好。
3.2 青岛碱厂排污口
青岛碱厂排放的“制碱白泥”造成胶州湾东部严重污染,“白泥”覆盖区内底栖生物基本灭绝,邻近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下降。
2004年5月的监测结果显示:碱厂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含碱废水,其pH值明显偏高,悬浮物和COD的浓度均超出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污口邻近海域主要受COD、无机氮和磷酸盐的污染,其浓度均超出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洋沉积物的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超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3.3 青岛小麦岛污水处理厂排污口
小麦岛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超标排放的污染物是COD、磷酸盐和硫化物,其邻近海域海水水质普遍超三类标准,主要污染物是生化需氧量及阴离子洗涤剂;大部分沉积物超二类标准,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和多氯联苯。海洋生物受到污染,生物体内粪大肠菌群含量较高。
3.4 乳山乳华造纸厂
2004年5月的监测结果显示:造纸厂排放的悬浮物、COD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均超出国家规定的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悬浮物超三类标准,COD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超一类标准。
排污口邻近海域主要受COD、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的污染,其浓度均超出四类标准。
3.5 黄水河管道排污口
黄水河管道排污口是集中龙口纸板厂、胶管厂、皮革厂、印染厂、水泥厂、油墨厂、热电厂、铝材厂、电镀厂、毛纺厂等多家企业污水,经简易处理站后集中排放。
2004年5月的监测结果显示:排污口排放的悬浮物、COD超出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超出了二级浓度标准。
排污口邻近海域主要受无机氮、五日生化需氧量、COD和石油类的污染,无机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均超出四类标准,COD、石油类超出二类标准。海洋沉积物的主要污染要素是石油类,超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3.6 龙口造纸厂排污口
2004年5月的监测结果显示,排污口邻近海域主要受无机氮、五日生化需氧量、COD、石油类的污染,无机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均超出四类标准, COD、石油类超出二类标准。海洋沉积物的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超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4 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2004年5、8月,依据国家海洋局的总体部署,我省组织了莱州湾生态监控区和黄河口生态监控区的监测。在这次监测任务实施过程中,首次采用现场调查与社会调访、卫星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两个监控区进行了包括水环境、海洋生物、渔业资源、养殖生物质量、陆源排污、海岸和滩涂使用现状等进行了综合调查与监测。旨在掌握监控区内海洋生态状况,为调整海洋开发强度、减轻海洋生态压力、控制海洋生态恶化趋势、维护海洋生态健康与安全等有关法律与政策的制订提供依据。
监测结果表明:莱州湾、黄河口生态系统均处于不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河口产卵场严重退化、生境丧失或改变等;主要影响因素是陆源污染物排海、围填海侵占海洋生境、生物资源过度开发。
4.1 莱州湾生态监控区
莱州湾水环境受陆源排污影响明显,陆源排污、黄河水入海量较少、不合理养殖活动及过度捕捞是导致莱州湾生态系统不健康的主要因素。
莱州湾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COD、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其中,以无机氮的污染最严重,湾内80%以上海域无机氮浓度达到或超过四类标准。COD、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的污染区主要分布于沿岸海域。氮污染加剧,导致营养盐比例失调,影响了莱州湾海域初级生产力及渔业生产力的提高,加重了海域富营养化程度和赤潮风险。湾底部近岸,尤其是小清河口海域水质污染严重,丰水期海水pH明显升高,溶解氧下降,受环境污染影响,小清河口附近海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
水质污染、湿地萎缩、径流量锐减等因素对海洋生物产卵场环境、种间竞争能力及群落结构等一系列生态环节产生了不良影响,加之捕捞过度的严重影响,使莱州湾渔业品种向低质化、小型化演替,资源衰退严重。尽管近年来加大了对小清河治理、生态养殖等沿岸环保工程的资金投入,实行了伏季休渔制度等资源保护措施,但莱州湾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4.2 黄河口生态监控区
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陆源排污、黄河水入海量较少和过度捕捞等是导致黄河口生态系统不健康的主要因素。
黄河口生态监控区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COD、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其中,以无机氮的污染最严重,60%以上海域无机氮浓度达到或超过四类标准。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营养盐比例严重失衡,8月份氮磷比平均为482:1。
8月份监测结果表明:海域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6.6×106个/立方米;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260毫克/立方米,平均密度为9967个/立方米;与邻近的莱州湾生物资源相比较,黄河口浮游动、植物密度均较低,浮游动物生物量略高。
黄河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7.7克/平方米,平均密度为160个/平方米,生物群落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61,处于亚健康状态。黄河口产卵场严重退化,鱼卵、仔鱼种类少,密度低,平均每百立方米仅有数个鱼卵和仔鱼。岸线存在淤积和侵蚀现象,近三年间,小沙
嘴向海域方向淤进约3公里,造陆面积约12平方公里;原大沙嘴顶端继续蚀退约1.5公里。
5 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5.1 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
2004年省厅组织沿海市局对烟台四十里湾养殖区、长岛近海养殖区,威海桑沟湾养殖区、阴岛湾养殖区、乳山口养殖区、荣成湾养殖区,青岛崂山养殖区,日照岚山头养殖区、两城养殖区,东营孤东18桥浅海养殖区、新户浅海养殖区,潍坊市羊角沟浅海养殖区、滩涂贝类养殖区进行了监测。
监测结果显示,底播性养殖区水质状况良好,池塘养殖区水体受养殖业主蓄水和施肥的影响,部分池塘水质pH异常,磷酸盐超标。养殖区沉积物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局部区域受到污染。
东营贝类养殖区:主要进行四角蛤蜊、文蛤和泥螺等底播护养。受黄河口和莱州湾水系的影响,养殖区大部分海域无机氮污染严重,局部区域COD和石油类超标。沉积物环境总体较好,部分区域受到砷、铜、滴滴涕、多氯联苯的污染。
潍坊贝类养殖区:主要进行文蛤、竹蛏、四角蛤蜊等底播护养。2004年5、8月,对昌邑滩涂贝类养殖区和海化滩涂贝类养殖区进行的监测结果表明:受莱州湾水环境的影响,养殖区海水无机氮呈重污染状态,大部分海域超过四类水质标准,其它水质项目正常。沉积物环境总体较好,仅潍坊海化滩涂贝类养殖区局部海域砷超过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
烟台四十里湾养殖区:主要进行扇贝、牡蛎筏式养殖和海参底播护养。海水环境总体较好,无机氮浓度较低,局部海域COD、活性磷酸盐超标。部分海域底质受到粪大肠菌群的污染,超过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
威海阴岛湾养殖区:主要进行扇贝、海带筏式养殖和海参底播护养。2004年4月份的监测结果显示,养殖区海域水质各项指标均满足海水养殖要求,未出现超标现象。养殖区沉积物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海域底质环境良好。
青岛崂山养殖区:养殖方式主要包括筏式养殖、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2004年对池塘养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部分区域的养殖池塘水质发生恶化,受到磷酸盐、粪大肠菌群等物质的污染,其他指标符合国家海水水质二类标准;养殖区内水体营养评价指数正常;多数区域养殖池塘有机污染评价指数较好,未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养殖池塘沉积物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

5.2 海水浴场环境状况

2004年,根据国家海洋局统一部署,我省继续组织开展了海水浴场的环境监测预报工作。自6月24日至10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媒体发布了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日照第二海水浴场、威海国际海水浴场、烟台金沙滩海水浴场以及蓬莱阁海水浴场等重点海水浴场的水质状况和24小时及未来三天的健康指数、适宜度和最佳游泳时段预报。
水质状况评价 监测结果表明,我省各重点海水浴场的水质符合清洁或较清洁的海域水质标准,其中水质为优的天数占84%,水质为良的天数占16%,水质比去年有了进一步改善。
健康风险评价 健康指数是表征海水浴场环境状况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的综合评价指标。统计结果表明,全省五个重点海水浴场健康指数均达到了优良水平。
适宜度评价 游泳适宜度是根据海水浴场的水质、水温和气象等要素对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进行的综合评价。统计结果表明,全省五个重点海水浴场较适宜游泳天数占95%。不适宜游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浴场海浪过大。
5.3 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
我省辖区的海洋倾倒区有5个,即:日照港三类疏浚物临时海洋倾倒区、青岛胶州湾外三类疏浚物海洋倾倒区、岚山港三类疏浚物临时海洋倾倒区、烟台三类疏浚物海洋倾倒区、龙口三类疏浚物临时海洋倾倒区。
2004年,对倾倒区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与倾倒区选划时的环境质量状况比较,倾倒区的底质环境状况保持正常,倾倒区邻近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结构未因倾倒活动而产生显著变化;所倾倒的废弃物基本控制在预期的海域范围内;海洋倾倒区的基本功能得以继续维持。多数倾倒区的水深未产生明显变化,在可允许倾倒范围之内,对正常倾倒作业和其它海上活动不构成威胁。
5.4 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
我省海洋自然保护区基本状况 至2004年底,我省已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11个,总面积535605.2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8个,市级海洋自然保护区2个。
2004年我省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功能区适宜性增强,管护设施不断得到强化。新批建了市级“青岛文昌鱼海洋自然保护区”,组织做好“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保护区工作。
从2004年12月17日召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上获悉,与会的全体评审委员一致同意将山东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报国务院批准。该保护区沿海贝壳堤岛形成于全新世中晚期,是世界已发现的三大贝壳堤之一,属世界罕见,对研究黄河变迁、湿地类型和生态环境变化及贝壳堤岛的形成过程有重要意义。
我省在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同时,依照《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守则(暂行)》有关规定,对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评估。沿海各市强化了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完善了管理制度,使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及海洋自然遗迹得以有效保护。保护区环境质量良好,生物多样性有所提高。2004年末,国家海洋局环保司组织专家对荣成成山头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工作进行了调研指导。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
青岛市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 2004年8月10日,经省政府同意,青岛市政府正式批准建立青岛市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胶州湾口外,范围由①东经120°20′15″,北纬35°57′00″;②东经120°20′15″,北纬36°01′00″;③东经120°25′49″,北纬36°01′00″和④东经120°25′49″,北纬35°57′00″四点连线范围以内的海域,总面积61.8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3.41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为23.99平方公里,实验区面积为24.41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文昌鱼及其生存环境。
文昌鱼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模型动物之一。建立文昌鱼保护区可保护文昌鱼和周围海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持稀有野生动物基因库,发挥文昌鱼的科研和教育价值。

6 赤潮灾害与防治
2004年全省海域发生赤潮次数与面积较2003年明显增加,累计赤潮面积3230平方公里。赤潮主要种类为夜光藻、棕囊藻和红色裸甲藻。烟台四十里湾监控区发生赤潮多达四次。
6月11日,黄河口以北海域发生球形棕囊藻赤潮,面积约1850平方公里。棕囊藻属有毒赤潮种类,渤海属首次记录。藻体和藻细胞的死亡腐烂产生溶血毒素,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而含胶质的藻体若粘附在鱼鳃上,也可使鱼类缺氧死亡。海域水质富营养化是形成本次赤潮的主要原因。
赤潮发生期间,为保证公众身体健康,保障海上正常生产秩序,我省采取有力措施,立即启动赤潮应急响应预案,加强对赤潮发生海域跟踪监测监视,密切关注赤潮发生发展动态;及时通知有关水产养殖单位,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将赤潮对养殖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加强对赤潮发生海域的海洋生物贝毒检测,确保受赤潮毒素影响的海产品不流入市场。
7 海洋环境管理与监督
7.1 海洋环境法制体系不断完善
在省人大的大力关心支持下,2004年9月23日,《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经省人大审议通过,于12月1日实施。
在立法进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增强立法的科学性。举行了听证会,广泛听取民意,增强了立法的公开性、透明度和民主性。这部地方性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山东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许可法》所提出的联合执法、综合执法等要求,体现了行政部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公共管理新理念。《条例》实现了立法新突破,界定了海洋工程、海岸工程;明确了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为海洋生态保护和赤潮防治的管辖主体;确立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发布主体;创新了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定了海洋环境保护经费来源等。
为了把《条例》中的新规定、新制度、新措施尽快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推动海洋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中央、省电视台,人民日报、大众日报、新华网等重要媒体,全方位、广角度地报道、宣传《条例》,全省的海洋法制意识普遍增强。
7.2 推进海洋监测工作,提高社会化公益服务水平
2004年,我省继续加大监测预报的工作力度,认真组织有关市海洋与渔业局和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实施莱州湾生态监控区专项监测,为莱州湾综合整治做好前期调研工作。2004年4月28日,省厅专门召开了海洋生态监控区工作会议,依据《莱州湾生态监控区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2004年我省加大了赤潮的预警、监测和减灾力度,加强了赤潮监测能力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工作,研究拟定了《山东省海洋赤潮灾害应急响应机制预案》。沿海各市相继建立了由当地政府或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赤潮应急响应体系,加强赤潮监视监测。
认真组织实施了海水浴场、奥运帆船赛区及邻近海域海洋环境监测。
2004年7月8日,青岛市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签署《共同开展奥运帆船赛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合作安排》,强化海洋环境监测力度,加快海洋环境监测暨预报系统建设,力争实现青岛市“承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帆赛”的目标。
7.3 进一步强化海洋管理
7.3.1 严格执法与管理,海洋环保工作再上新水平
2004年我省依法强化海洋管理的重点是海洋工程环保管理工作。省海洋与渔业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全省海洋、海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作了进一步规范完善,下发了《关于规范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申报登记制度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省市县三级的管理职责。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切实依法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加强管理,树立了海洋环保工作新形象。

全年核准了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烟台莱州港液体油化工码头、东营防潮堤加固工程、威海船舰复制工程等十多项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同时审核十几项海岸工程环评报告书;沿海市局普遍开展了海洋、海岸工程环评报告书的核准、审核工作。 海洋执法
7.3.2 依法处理“西汉银河”轮撞船污染事故
7月8日在渤海湾老铁山水道长岛县附近海域,“金赣6”轮与韩国籍液化气船“西汉银河”轮发生碰撞,造成长岛县附近海域严重污染。撞船事故发生后,省厅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进行索赔。委托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和农业部 黄渤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 污染事故现场监测
心对事故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物资源和渔业资源的损失情况进行监测、评估。案件索赔工作进展顺利,监测评估报告已经提交法院。
7.3.3 积极开展国家海洋计量认证工作
按照国家海洋局的总体部署,全省沿海有关市局和监测单位都把国家海洋计量认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议程,积极作好申报工作。配合国家海洋局在烟台召开了国家海洋计量认证单位申报工作会议。经过精心准备,2004年11月,省海洋监测中心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海洋计量认证专家评审,并获得国家海洋计量认证资格证书。目前,在日照、滨州两市海洋环境监测站已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的基础上,潍坊、威海、东营、烟台等有关海洋监测单位正积极做好国家计量认证评审的准备工作。
7.3.4 联合执法活动
2004年,按照国家海洋局的部署,我省开展了“海盾2004”专项执法行动,参加了全国联合执法大检查。随同全国人大、省人大、省政协领导视察全省的海洋环保工作,参加了全国环保世纪行,与省人大一起组织开展了齐鲁环保世纪行活动,对全省海洋生态建设,重点就海洋保护区建设管理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进一步促进了全省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
我省在行动的实施过程中,通过细致的工作,认真排查,严格办案,对10起违法案件实施了处罚,1起正在听证过程中,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7个案件的任务,圆满完成了海盾行动的基本目标。
为配合海盾行动,我省还加大了海砂管理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开采海砂资源行为。省总队及各级海监支(大)队共查处非法挖沙船12艘,并进行了严厉处罚,有力地维护了海砂开采秩序。
7.3.5依法查处违法用海案件
依法落实海域使用管理三项制度,加强海域使用监管。据统计,2004年,我省新上围填海项目办证率100%,海域使用金征收超过亿元。
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全省共监督检查海洋开发利用项目1400多个,检查次数3000余次,查出违法违规用海项目300起。加强案件会审工作,确保案件行政处罚的准确性,有效遏制了违法用海行为,维护了海洋开发秩序。

2005年5月9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