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山东省莒县安庄镇大咸服村养殖大户段友吉把从青峰岭水库里清理出来的最后一批网箱拖运到了岸上。至此,该县计划一年完成的网箱清理工作,提前半年完成,共清除29785只网箱。据统计,此举每年可消除养鱼投放的各类药物2吨左右。
青峰岭水库是全省第四大水库,是沿河两岸、莒县县城和日照市沭水东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励下,库区网箱养殖快速发展。至去年年底,网箱数猛增到27335个,已涉及到3处乡镇、23个村庄、225个养殖户。“网箱养殖密度过高,鱼饲料和鱼粪不仅破坏了水库水质,还严重影响了水库行洪安全。”莒县副县长林洪鹏向记者介绍。
为保护水库生态安全,自2012年4月起,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莒县县委、县政府于2012年11月22日召开了网箱清理工作动员会,网箱清理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会议确定全面清除水库内的网箱及配套设施,同时一并清理水库内的照网、地笼等非法捕鱼网具。
“从鼓励网箱养殖到清退网箱是一次‘断腕之举’,更是从放水养鱼到放鱼‘养水’、修复库区生态的一次理念革新。”林洪鹏话语中传递着信心与坚定。该县成立了由县长挂帅、县几大家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的青峰岭水库网箱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县几大家有关领导和各包联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履行职能,县直21个包联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每天深入包联村庄和养殖户,成立帮工队,提供帮扶资金,想对策、解难题,用真情唤起了网箱养殖户对水污染治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网箱清理工作中党员干部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安庄镇前丁果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淑鹏写下保证书,5月1日前清出了青峰岭库区第一批网箱760个。碁山镇东卢家岔河全村共有2179个网箱,村党支部书记卢世清全力以赴,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力所能及帮忙联系卖鱼。半个月时间,全村养殖户均签订了清箱协议。
看到政府对清理网箱工作下了决心,网箱养鱼最大的户——安庄镇大咸服村段友吉克服困难,于6月14日前,将自己的900个网箱全部清理完毕。“舍了小家顾大家吧!”面对年收益逾百万元的损失,段友吉在采访时却轻描淡写一句话带过了清箱、卖鱼的种种艰辛。
限期取缔网箱,虽然是一剂“猛药”,但这一工作还是得到了养殖户的理解,网箱清理领导小组因势利导,果断提出要节点突击、举力功坚,确保于6月20日前将全部网箱清理完毕。
为实现尽快卖鱼,实施“小户靠大户、大户带小户”的办法,让规模较小的养鱼户挂靠到规模较大的养鱼户,利用大户业务多、市场广的资源优势,加快小户鱼苗和成品鱼销售速度。据统计,约有80%的网箱养鱼小户挂靠在大户上完成了卖鱼任务。
为提高网箱清理进度和成效,青峰岭水库网箱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核实网箱总数。通过乡镇和公安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共核减网箱5152个,挽回经济损失260万元;同时,县公安局加大对地笼、照网等非法网具的打击力度,共清理照网206个、地笼1650余个,对虚报、瞒报网箱数量套取政府补偿金的养鱼户进行依法打击,冒领网箱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拘留4人,取保候审12人,追缴网箱补偿款24.7万元。
期间,为最大限度保护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县领导和各包联单位还积极帮助养鱼户找销路,联系省内外包括内蒙古、河南、西藏等地的10余家客户前来收购,共销售鱼750多万斤。莒县财政还拨付专项基金按每只标准网箱500元的补偿标准,及时将补偿费发放到养殖户手中。
林洪鹏告诉记者,下一步,莒县将积极研究水库管理长效措施,探索水库收益与库区村利益分成机制,加大对库区村公……
查看原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7/23/c_116651704.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