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蓝色经济迈入加速期 找寻动力谋升级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04:10 

▲座谈会现场。

迈入“加速期”5月8日,青岛蓝色经济率先突破座谈会举行,新华(青岛)国际海洋资讯中心发布了2万字的《青岛蓝色经济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青岛作为核心区的龙头城市,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本土优势“强基础、补短板、谋长远”,通过“搭建三大平台,突破三大瓶颈”,蓝色经济发展快步迈入“加速期”。

按照“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战略,青岛市先后编制完成了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和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色硅谷和红岛经济区三大发展规划,以及17个专项规划和12个市区规划,形成了覆盖全域的蓝色规划体系,蓝色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得到有效拓展和优化。

——以“蓝色硅谷”为基地,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打造海洋产业技术研发高端集群,蓝色经济发展走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

——建立“科研—生产—市场”联合体,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被动局面得到初步扭转;

——海洋经济体量规模快速膨胀,夯实蓝色领军城市的产业支撑,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按照“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园区”路径构建产业体系,特色产业园区成蓝色经济发展重要载体……

目前,这些得到释放的蓝色活力,正成为青岛提升蓝色经济发展能级的新优势。

亟须创新驱动报告显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我国沿海省市发展海洋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为25%,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

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认为,海洋科技成果之所以转化率低,一方面与海洋产业是各领域最新技术的集成体现,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前科研成果孵化不足有关。他说,今后必须突出孵化器的作用,在海洋产业成果孵化过程中强化体制和机制创新,聚集和培育大量海洋高端人才。

管华诗认为,蓝色经济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有一个不同特点,就是它比其他产业更需要科技进步的支持,更需要创新驱动。有了蓝色硅谷,可以在十几平方公里区域里聚集高端人才,孵化科研成果,培育新兴产业,由此形成一个科技引领的发展态势,推动海洋产业高层次发展,为青岛打造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提供核心驱动力。

针对科技转化率低的困局,青岛市充分利用海洋科研优势,借鉴美国“硅谷”模式,提出打造“蓝色硅谷”。

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主任韩守信介绍,作为青岛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搭建的平台,“蓝色硅谷”将在蓝色硅谷核心区突出科技孵化和创新驱动,吸引国内外顶尖海洋科研机构和涉海企业扎堆,形成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和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努力把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成我国科学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

建立海洋保护体系《青岛蓝色经济发展报告》课题组在我国沿海城市的调研中发现,除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之外,各地海洋经济发展普遍面临产业同质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等制约,发展模式呈现偏“三重三轻”现象:重近岸开发轻深远海域利用,重海洋空间开发轻海洋生态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曙光说:“蓝色经济应该是一种高质量的经济,与传统海洋经济的最大区别就是重视创新驱动,重视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的质量效益。”

山东省社科院副院长郑贵斌研究员认为:“打造升级版的蓝色经济,我国未来应加快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高端倾向,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城市,青岛承担着重要的国家使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岛将着力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三大平台支撑、突出高端产业引领、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五个方面率先实现突破。

生态保护优先方面,青岛市将科学规划利用好海洋资源,强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人与海洋的良好互动、和谐发展,继续完善好地方海洋法律体系,出台海域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律,构建起陆海统筹的保护机制,把陆域、海域统筹为一体,探索建立海洋保护体系,构建起蓝色生态屏障。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