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激情写沧海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3:28:12 
从一个只读过2年初中的渔家后代到海内外有影响的海洋学者,从一名割鱼临时工成为渔政干部——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党组成员、渔政处处长,王诗成走过了一条不平常的人生之路。然而,当王诗成坐在我们对面时,并不大愿谈起自己,却侃侃而谈起他钟爱的海洋经济,谈起生他养他的大海。他说,他对大海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爱。

生长在海岛的王涛成是听着涛声长大的。这位渔家娃,l8岁就成了一名割鱼临时工,后又进入县水产局工作。这期间,他一次次出海,随船驰骋在渤海、黄海和东海各大渔场。他曾爬上6高的桅杆当过渔眼,也曾和船民们一同吊网、卸鱼、扒舱。艰辛的海上生活没有使他退缩,在颠簸和风浪中,王诗成对大海的感情反而与日俱增。

1976年,26岁的王诗成离开海岛,带着对大海的一片痴情,迈进了山东省水产局的大门。7年后,就任山东省水产局渔政处副处长,担负起全省渔政管理的重任。这时,山东渔政队伍重新组建不久,由于海洋捕捞能力的迅速提高,渔政管理已远远落后,渔政理论也是一片空白。面对这种形势,王诗成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开始了渔政理论的研究。

丰富的渔政管理实践,深化着他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的深入,又使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工作思路更加清晰。l0余年时间,山东渔政队伍从l85人、2艘渔政船,发展到拥有数千名工作人员、上百艘渔政船,渔政工作一举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同时,一篇篇有见地的论文和著作也源源不断地从王诗成的笔端流出:《关于我国渔政管理学的定义、任务及研究范围的探讨》全面阐述了渔政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山东南部沿海对虾大面积增殖开发试验报告》等论文,将山东增殖放流的经验推向了全国;《山东渔业环境污染状况及其对策》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渔业环保问题的高度重视;我国第一部《渔政管理与海洋渔业》个人论文专集出版后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由他主持编著的《渔政教程》和《渔政知识全书》,使我国有了第一部渔政检查员的教科书和第一部大型渔政工具书。他出版的5部著作和发表的60余篇论文,先后有23篇获国家和省优秀论文(专著)一、二、三等奖,渔政理论研究上的丰硕成果,使王诗成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94年又先后被青岛海洋大学和烟台大学聘为兼职高级工程师和高级讲师。

面对成绩,王诗成没有满足。每当夜深人静时,他常常独自伫立在世界地图前,目光掠过覆盖地球面积71%的蔚蓝色海洋。此刻他的思绪也透过水产、渔业飞向大海的深处。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场以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为目的的“蓝色革命”迅猛地席卷全球。然而我国的海洋开发尚处于起步状态,国人的海洋意识还十分淡薄。想起这些,王诗成坐不住了,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他把对大海的全部情感和横溢才华倾注在笔端,秉烛奋笔,全身心地投入艰苦的业余著书立说……

1995年盛夏,当王诗成将洋洋28万言的专著《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书稿呈送给我国海洋学界几位资深专家审阅时,曾呈奎、文圣常等海洋学前辈激动了:诗成,你写出了我们这些海洋工作者的心声,他们欣然提词作序,并高度评价。

这部专著着眼于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趋势,针对我国海洋开发的历史与现状,站在全球的战略高度,独出机杼地提出建设海上中国的构想,并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不同角度,从海洋一、二、三产业及科技、管理诸多方面展开论述,系统地分析了实现这一构想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和策略。这部《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以其独到的见解、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社会各界尤其是海洋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位卑未敢忘忧国,古人的话激励着王诗成不停地探索。大力开发蓝色国土,发展海洋经济,使我国早日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经济强国的跨越,使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真正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王诗成写下了他对大海深邃的爱,也写下了他心中的梦。

儿时的王诗成曾梦想成为一名造船工程师,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船,去征服那惊涛骇浪,驰骋在万顷海疆。不幸的时代使王诗成的梦想无情地搁浅,但他一天也没有忘记养育他的大海。自幼立志造大船的王诗成,以他的智慧和汗水,驱动手中的笔,纵横于茫茫沧海之中。

(本文原载于1996712《人民日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