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南海新区将打造成蓝色海洋经济新高地
于2007年启动建设的威海南海新区位于山东省威海市南部,南临黄海,东邻韩国、日本,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节点和东北亚开放合作的前沿,是威海市重点开发的区域之一,也是国家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四大海洋经济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日渐成为拉动我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蓝色新引擎”,南海新区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据了解,在当初一片盐碱荒滩上建立的南海新区目前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0多亿元,路、水、电、气、暖、通讯、排污等“十通一平”设施基本到位,新修骨干路网280多公里,新建了日供水能力5万方的引水工程、日供气能力25万方的燃气工程、一期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3座3.5到22万伏供变电站、2个集中供热基地;启动了南海深水新港建设,近期规划泊位5万吨,远期规划30万吨,一期两个万吨级泊位即将投入使用;实施了全长33公里、从城区直通南海新港的圣海路建设,促进了城区与南海两大板块对接联动、海陆统筹发展;启动了全长37公里的疏港铁路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的集疏运功能,使南海新区具备了承载蓝色产业发展的条件,获批为省级工业园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在南海新区园区建设工地,施工车辆川流不息、施工人员紧张忙碌。现场负责人介绍,这里正在建设的是2013年新区十大工程之一的蓝创大厦孵化器工程。楼高16层的大厦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是南海新区科技创新基地、产业孵化平台,也是新区发展综合服务中心。“蓝创大厦的建立,将全面提升南海新区海洋高科技产业发展水平。”
国家海洋局海洋战略研究所日前公布的首份《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统计显示,在2012年我国海洋经济5万多亿元的产值中,海洋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合计达到47404亿元,占比为94.7%。这显然是南海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
事实上,在今年三月出台的《威海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发展规划》中,已明确指出,“以培育海洋产业集群为导向,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动力……创新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在这份规划的指引下,目前已有15家世界或中国500强企业及上市公司进驻南海新区,90多个投资过亿元的蓝色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初步培育起了海洋新能源、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制药、临港生态化工、海洋运输物流、海洋科教创新和滨海旅游度假等七大产业,中国大唐、韩国现代、瑞霖医药、博盛新材料、奥特莱斯商业旅游等项目,正在为南海新区的快速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查看全文:http://www.hellosea.net/show.php?xuh=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