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晶蓝海洋生物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合作研发的200亩鼠尾藻项目通过验收,目前已经全部投入市场。验收结果表明,鼠尾藻最长达4米,最大亩产量约为4400公斤,上市后平均4元/公斤,总产值达300多万元。鼠尾藻投入市场后,该企业还将继续养殖500亩龙须菜,一个月后将“游”上市民餐桌,市民也将第一次品尝到本地龙须菜的味道。
在仰口湾,青岛晶蓝海洋生物有限公司计划打造我市最大的海洋蔬菜养殖基地,届时,市民不仅可以品尝到新鲜的龙须菜,还可以享受在海上采摘脆江蓠、鹿角菜和五爪菜等海洋蔬菜的乐趣。
鼠尾藻市场很“紧俏”
青岛正在建设海洋牧场,而海藻在海洋牧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海藻能吸收、分解海洋中的碳和其他污染物,可以有效地改善海洋生态环境。”青岛晶蓝海洋生物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几年前,青岛沿海一带的野生鼠尾藻随处可见,而随着海洋资源枯竭以及养殖海参的渔民越来越多,作为海参最佳食物的鼠尾藻遭遇了灭绝性捕捞,加上这种藻类对环境要求很高,因此鼠尾藻很快就在沿海一带消失了。
为了恢复藻类资源,青岛晶蓝海洋生物有限公司分别在胶州湾、崂山南部和东部海域建立了养殖基地,成为我市鼠尾藻养殖面积最大的企业。该负责人说:“这次收获的鼠尾藻主要销往日照、蓬莱,以及青岛的胶南、即墨等地。此外,我们还与青岛东港海珍品养殖研究所以及一些海参饲料厂达成合作,养殖的200亩鼠尾藻半年前就已经被"抢购一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海菜”轮养模式见成效
在黄海水产研究所的指导下,青岛晶蓝海洋生物有限公司采用“轮养”的养殖模式,将鼠尾藻、龙须菜和黄金小海带“接替”养殖,充分利用了海洋资源。而马上要“接替”鼠尾藻的是500亩龙须菜,这也是青企首次实现规模化养殖龙须菜。“龙须菜既可以做鲍鱼饲料、食品添加剂,又能以海洋蔬菜的"身份"上餐桌,用途非常广泛。”该负责人介绍,青岛地区的龙须菜产业一直没有形成规模,以前市民吃的龙须菜都来自外地,不仅成本高,还不新鲜。此次养殖的500亩龙须菜和200亩鼠尾藻是青岛历年来的最大规模,预计总产值达1000多万元。据了解,龙须菜每个月收获一次,一个月后将上市。
据介绍,今年冬天“接力”龙须菜的将是该公司与黄海水产研究所合作研发的新品种黄金小海带。“黄金小海带最大的特点是口感好,去年冬天养殖了约100亩、3500绳,今年春节期间上市后价格至少为20元/公斤,市场反应非常好。”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冬天打算继续养殖200亩黄金小海带,并已经与长丰园海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将以黄金小海带为原料制作海藻茶。海藻茶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到时将成为高端保健茶中一员。”
将建海洋蔬菜养殖基地
海藻养殖不仅可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据该负责人介绍,青岛晶蓝海洋生物有限公司下一步打算与青岛市旅游局或者旅游公司合作,在部分海域发展休闲垂钓,供游客采摘新鲜的龙须菜、脆江蓠等海洋蔬菜,在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当地的就业率。
此外,该公司正在与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研讨,计划在仰口湾附近建立海洋藻类中试实验室,将其打造成青岛市最大的海洋藻类科学实验基地,为海洋蔬菜养殖提供科技支撑。
在海洋藻类科学实验室的支撑下,青岛晶蓝海洋生物有限公司计划将仰口湾的1000亩海域打造成青岛市最大的海洋蔬菜养殖基地,服务青岛海水养殖业和蓝色经济的发展。该负责人说:“我们将把养殖区域打造成青岛的菜篮子工程及青岛无公害养殖基地,目前正在向有关部门申请。”此外,该公司还与青岛一些大型海参养殖企业合作,共同发展底层养殖海参、上层养殖鼠尾藻的碳汇渔业养殖模式……查看全文:http://news.hexun.com/2013-06-21/15538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