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经济开发区构筑蓝黄两区建设新高地

来源:滨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14:48 

去年以来,山东滨州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抢抓“黄蓝”两区开发建设机遇,围绕打造全市科学发展的先行区、试验区和示范区,以“产值过千亿、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以产业提升为重点,以创新驱动为支撑,发扬创先、领先、率先的精神,坚持“稳中求快进、创新大发展”,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持续强劲的发展势头。

2012年实现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5.6%、15.3%、14.9%、22.7%、59.4%、36.5%,节能、减排两项指标均列全市第一位。今年1—3月份,全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8.39亿元,增长11.7%,增幅居全市第二位;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增幅居全市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7.03亿元,增长22.4%;财政总收入3.09亿元,增长36.7%;地方财政收入1.72亿元,增长15.6%。

更加注重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按照“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修订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和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做到“三规合一”全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东部规划建设“一轴四园”(秦皇河公园生态轴连接南海旅游产业园、中海休闲观光园、黄河古镇文化旅游园、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园)的文化旅游生态区,打造滨州地标式建筑;西部规划建设“一廊三园”(13公里荷花长廊连接樱花园、玫瑰园、海棠园)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挖掘利用好辖区内中海、西海、南海、黄河、秦皇河、西沙河、小开河“三海四河”资源,东西南北延伸拓展、组团发展。

加快秦皇河公园二期工程建设,确保6月底全线竣工。同时,按照《公司法》要求,规范运营秦皇河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做活经营城市的文章,打造集旅游、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丰富多彩的城市特色生活圈和景观带。

围绕打通半截路、拉开大框架、服务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完成渤海二十五路、长江五路西延、礼仁路等9条道路和长江八路西沙河大桥、黄河一路秦皇河桥等3座桥梁新建续建工程。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完成黄河二路、二十四路,渤海二十五路,长江五路、八路相关路段绿化工程建设。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坚定“民生至上”的理念,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标准,实打实地多做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认可的好事实事,努力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

全力推进年初确定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十大民心工程”,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就业、更满意的养老、更可靠的社保、更舒适的生活,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投资4亿元,率先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60岁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到80元,在全市执行最高标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新农合报销比例等全市领先。率先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设立“开发区好人”奖励基金,连续举办两届“我身边的榜样”文明创建活动,村村树典型、行行树榜样。村村建起文化大院,举办全区秧歌大赛、元宵同乐会、民俗文化庙会等系列文化活动,打造开发区特色群众文化品牌。

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主导战略,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做到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加快100万平方米、170幢安置楼建设,尽快让群众回迁新居。积极推进“村改居”工作,既要土地城镇化,又要人口城镇化,真正使农民转为市民,享受到与市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

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机遇,在偏远农村片区积极推广地源热泵等新型能源技术,争创“地源热泵推广示范区”。尤其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万人培训”工程,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促进城乡居民稳步增收。继续深化“我身边的榜样”文明创建活动,引领良好道德风尚。深入开展联合接访日、民主议政日、社情民意日等“三日”活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实打实解决具体问题,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共促和谐。

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滨州经济开发区把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上项目作为率先发展的生命线,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型发展。

在主攻重点上,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上高新产业项目,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着力优化三产比例,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对财政增长贡献率。

在保障措施上,把抓住用好“两区”建设机遇、用足用活国家政策放在首位,从各个方面配套完善落实措施。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支持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建设。

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强区战略,强化人才支持,出台优惠政策,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去年创造性地面向国内外为8家重点企业聘请了8名高级职业经理人,区财政每人每年补助20万元;聘请了100名高级技术和创意人才,区财政每人每年补助2万元。今年将进行第二届人才招聘,为区内企业招聘15名高级职业经理人和200名高级技术人才。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拿大归国创业人才洪君等3人成功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2家、院士及博士后工作站4处,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率先发展的重要支撑,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建设,以大投入推动大发展。进一步完善“大批量、小团队”和领导带队集中招商等有效机制,坚持招商选资、宁缺毋滥,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创税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坚持把速度和质量作为项目建设的生命线,速度再加快,标准再提高,质量再提升,以项目建设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促进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扩规模上水平。继续实行重点项目指挥部推进机制,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强化项目建设全程跟踪、“保姆式”服务,细化分解项目建设计划,领导靠上、部门跟上、责任人盯上,强化督导,加快推进,确保该开工的如期开工,该投产的如期投产,该投入的资金如期投入到位。

全力培植浪潮集团云计算等一批旗舰型项目,重点抓好居然之家等项目推进。加快齐银大厦、银泰中心等高档写字楼建设,支持交通银行尽快做大,盘活启动期货大厦,帮助支持月星家居、中博商贸城等企业实现膨胀发展,鼓励锂离子电池、地源热泵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做大做强,引进优质企业对宏昌达汽车、中大牧业等项目进行资产重组……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5/16/c_115797008.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