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企业凸显品牌力广交会收获更多订单

来源:青岛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19:54 

本届广交会频频透出外贸回暖的信号,山东青岛参展企业也收获了不少订单,但整体而言,青岛外贸依旧处于“低迷”状态。如何尽快走出低迷?

“要想走出困境,最有效的方式是走品牌之路。”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监张烨一语道破 “天机”。良好的品质是产品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而品牌则是品质与技术的最佳承载。

用品牌做大市场

“在经历了国内市场多年的品牌培育后,我们逐步将品牌输出到海外,目前,海外的品牌培育开始进入收获期。”张烨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海信在澳大利亚的品牌销售同比增长了51.7%。在竞争激烈的欧洲市场,海信品牌销售实现了45%的增长。在其他海外市场,海信的品牌正在加速走进老外的家里。品牌出口的高速增长成为撬动海信整体出口平稳增长的“关键先生”。

海尔也尝到了品牌带来的“实惠”:今年一季度,海尔海外销售实现了40%的高速增长。其中,海尔空调在亚太、中东的销售增长率达到惊人的 50%以上,增长势头迅猛,这主要得益于其品牌在海外 “攻城略地”带来的增长。

用品牌打破困局

“目前,自主品牌出口份额已经占到公司出口的三成。”澳柯玛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芳说,低迷的外贸形势反过来逼迫企业进行自主品牌的培育。

青岛华天车辆有限公司经理薛源告诉记者,“华天”品牌系列产品占整个公司出口比重已经达到60%左右。青岛征和工业有限公司外贸部部长徐大志说,征和能够在低迷的形势下实现增长,关键在于公司有属于自己的品牌。“我们目前已经成为全国车辆链条的第一大品牌,而我们的目标是全球同行业第一。”徐大志说。

“我们公司主要是做OEM业务,但由于形势不好,这几年来,我们每年都投入数百万元用来进行技术攻关、开发新产品,这不仅让我们赢得了客户,还为培育品牌积累了资金与技术。”青岛地恩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部副部长王欣说。

品牌之外

当然,树立青岛外贸新优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运用市场手段外,还需要宏观调控这只无形之手。

政府要做的是要为外贸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包括自主的发展环境,便利的出口通关环境。此外,政府还应该运用政策、财政等手段,规划引导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的集聚度、吸引力……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4/18/c_115434078.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