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推进生态文明 对相关海域禁止或限制开发
近日,烟台出台《2013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确定今年“生态城市、美丽烟台”建设蓝图,明确要求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要在328天以上,对26个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的工业污染源和畜禽养殖进行集中清理。同时,将编制海洋生态红线区报告,划定海上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
淘汰2005年前注册的黄标车,更新冒黑烟公交
尽管烟台空气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却还是时常遭受雾霾天气侵扰,其中机动车尾气是罪魁祸首之一。
“今年,烟台将开展2005年前注册运营黄标车的淘汰工作。目前,全市7万余辆黄标车中已有2.6万辆进行了尾气检测。” 市机动车排气监控中心主任冷广东表示,并非所有黄标车都将惨遭淘汰,部分黄标车可以通过保养、维修换成绿标。
年内,全市机动车排气定期检验率和标志发放率要达到80%以上,更新淘汰市区污染重、冒黑烟公交车180辆。同时,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抓紧实施华电莱州、国电蓬莱、山东百年电力、冀东水泥和龙口东海热电脱硝工程,大力推进大型燃煤电厂脱硫工作,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上年减少1%,确保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气超328天。
同时,烟台还将加快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确保万元GDP能耗比上年降低3.7%;推行节约用水,力争全市取水总量控制在16亿立方米以内;完成1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年内10个项目取得绿色建筑星级标识,推广太阳能建筑应用面积240万平方米以上。
清理26个饮用水水源地内的工业和养殖污染
目前,烟台共有门楼水库、夹河、辛安河等26个饮用水水源地。今年,烟台将对26个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的工业污染源和畜禽养殖进行集中清理。同时,加快推进生态水系工程建设,治理小流域17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0平方公里。
今年,烟台还将构建覆盖城乡、多品种的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网络。改造完善日处理能力2万吨以上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减少3.5%、3.8%,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综合湿解焚烧处理二期工程(1000吨)确保年内投入使用,日处理2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和日处理25吨的废弃油脂处理装置建成投入运行。
相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相对完善的分类回收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却成了居民随处可见的烦恼。今年,烟台继续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和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建设比例达到77%。新建成污水处理设施10个以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比例达到35%。
编制生态红线区,对相关海域禁止或限制开发
“我们正在组织编制生态红线区报告,对生态敏感或者脆弱,以及需要保护的海域禁止或限制开发。”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全市17个海洋保护区将划入生态红线区禁止开发。
“烟台将加大船舶,钻井平台溢油等海上污染防治力度,确保今年各类海水水质都将100%达标。”该负责人表示,烟台将协调填海建港口与海洋原生态保护,确保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40%。
同时,发展海洋生态养殖,新认定省级现代渔业园区达到15处,无公害养殖面积达到5万公顷。开展渔业资源修复养护,争取各类增殖放流资金3000万元,放流水产苗种8亿单位。
此外,调整沿海防护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力争再建成1~2处省级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完成水系绿化11.5万亩,新建绿化示范镇17处、示范村141处,新建生态林场30处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3%。
生态文明建设实行“一票否决”
今年起烟台将加大环保投入,市级财政用于生态环保的专项支出逐年增加,县级财政专项支出增幅不低于经常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同时,落实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和绿色信贷政策,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各项建设任务,烟台制定了责任分工表,涉及各县市区政府(管委)及环保、海洋与渔业、规划、国土、城管、水利等30多个相关部门。
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将实行季度通报制度,年度考核结果纳入县市区科学发展及市直有关部门岗位责任制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生态文明建设“一票否决制”。采取行政处罚、挂牌督办、定期通报、限批、约谈等综合措施,整治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的突出环境和生态问题……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4/17/c_115419858.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