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中心渔港和往常一样,停靠着大量渔船。就在这一天,习近平主席来到这里看望渔民群众。习主席的到来,令渔民群众倍受鼓舞,而“琼琼海09045”号渔船的主人卢传安显得格外兴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卢传安谈起了自己未来的梦想。
重点转向深海养殖
几天前,卢传安刚刚捕鱼归来。出海50多天,打回来五六十吨海产品。对于这个结果,卢传安并不十分满意。捕捞业的快速发展对渔业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如果不能妥善保护,有的鱼类品种甚至可能灭绝。世代靠海而生的渔民们有了更深危机感。“
钱是要赚,但是渔业资源也要保护。”卢传安告诉记者, 这些年他反复琢磨的,是既能让渔民走上致富之路,又能使南海的渔业资源,特别是稀有的鱼类品种得到很好的保护。
早在2011年3月,卢传安就搞起了养殖,在西沙晋卿岛附近海域启动了深水网箱养殖项目。他想通过这种模式,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带领渔民共同致富的新路子。
卢传安说,现在他的网箱里,养殖着大批老虎斑、军曹鱼、龙胆等名贵深海鱼种。还有一些是从渔民手中收购过来的鱼种,在他这里加以特别的保护。“这些珍贵品种要留作种苗,以后孵化。”
已经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养殖上的卢传安,去年又为此投入了2000万元。他的西沙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每年创收可超千万,养殖品种包括龙虾、马鲛鱼、金枪鱼、珍珠等,他养殖的老虎斑、军曹鱼大的已有10斤甚至数十斤。但他认为,要想实现在南海打造深海渔业品牌的梦想,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人才和技术最紧缺
养殖的规模是一个方面,另外最急需的是孵化一些新产品和新品种,特别是一些濒临灭绝的鱼类品种。而卢传安却苦于缺少孵化技术方面的人才。
“我们也曾招进一些大学生,但他们的技术和经验还不行。我希望可以有专家来帮我们孵化一些新产品。”卢传安说,只有这样,未来打造南海渔业品牌的梦想才能变成现实,带领渔民共同致富的理想才会更清晰。
现在卢传安的时达渔业有限公司已拥有包括“琼琼海09045”号在内的4艘渔船。他在西沙搞网箱养殖的成功经验,也吸引了很多渔民陆续加入到他的养殖场中来,带动了渔民观念的转变和致富能力的提升。
观念一变天地宽。除了深海养殖,卢传安还将目光投向陆上,他打算做高附加值产业。“我已在潭门要了一块地,准备建设冷藏库和加工厂,把渔业生产做大做强。”他告诉记者,今后无论在养殖中遇到多大困难,他都要带领渔民勇闯深海,开发蓝色经济……
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30416/86718.s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