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业报:山东省组织实施五百万亩生态鱼塘整理工程

来源:马学信 刘冰   发布时间:2015-05-21 03:30:43 
来源:中国渔业报 作者:马学信 刘冰 2007年2月8日14:52
本报讯 特约记者马学信 刘冰报道 近日,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为改造提升传统水产养殖业,稳定和夯实产业基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渔业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省的总体部署,山东省拟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五百万亩规模化生态鱼塘整理工程”。其主要内容是:按照“生态、健康、循环、集约”的原则,整理开发宜渔盐碱涝洼地和采矿塌陷地,建设规模化生态型标准养殖池塘150万亩;对现有养殖池塘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整理改造,形成350万亩高标准养殖池塘,至“十一五”末,在全省形成500万亩基础设施和运营模式符合高效生态要求的水产养殖基地。
池塘水产养殖是水产养殖的主要生产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省现有水产池塘养殖面积465万亩,其中海水池塘240万亩,淡水池塘225万亩,对推动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确保我省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也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养殖水域利用矛盾突出,总体利用不足与局部利用过度并存,目前全省沿海滩涂大多已充分利用,但黄河三角洲、沿黄地区及内陆湖库区大量宜渔盐碱涝洼地和采矿塌陷地资源却长期闲置浪费,据初步统计,全省仅沿黄地区就有1000多亩宜渔盐碱涝洼地资源,适合渔业开发的内陆采矿塌陷地有60万亩。二是现有养殖池塘大多建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标准低,设施不配套,基础生产条件恶劣,目前现有养殖池塘的75%存在坍塌淤积严重,水系不畅等问题,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三是由于多数养殖区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加之养殖模式落后等原因,造成养殖区自身污染和养殖区生态破坏,并导致水产病害滋生蔓延,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对养殖水域后备资源潜力小的地区,整理改造现有池塘是提高现有养殖水面生产潜力的唯一途径,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以渔为主,上粮下渔”的开发模式是盐碱涝洼地和内陆采矿塌陷地利用的最成功方式。近年来,沿海和内陆重点渔业省份都把养殖池塘的整理改造和宜渔水面的开发作为增强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产业发展素质,提高水产品质量,增加渔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
整理改造现有养殖池塘,提升现有养殖池塘生产能力,并整理开发盐碱涝洼地和采矿塌陷地,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已成为山东省水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已进入山东省政府决策。《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已把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涝洼地渔业开发作为了重要内容之一,并把“规模化生态鱼塘整理工程”列为渔业产业发展的四大工程之一。韩寓群省长在省政府常务会也明确指示:“渔业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力争形成150万亩高效生态养殖池塘”。《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也把“规模化生态鱼塘整理工程”列为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
据测算,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型整理改造,每年可形成基础设施和运营模式符合高效生态要求的规模化连片水产养殖基地70万亩,到2010年现有养殖池的75%得到整理改造;通过深挖塘、高抬田,抬田压碱手段,每年可整理开发沿黄盐碱涝洼地100万亩,新建“上粮下渔”或“鱼藕混养”生态型高标准养殖池塘25万亩,到2010年,新增高标准养殖池125万亩;通过开挖鱼塘、抬造良田等方式,每年可整理开发采矿塌陷地10万亩,新增高标准养殖池塘5万亩,到2010年,新增高标准生态型养殖池25万亩。到2010年,全省水产养殖产量可增加87.5万吨,产值增加175亿元,养殖渔(农)民收入增加800元,形成1500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型养殖小区,我省水产养殖基础生产条件大大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通过整理开发大量闲置的盐碱涝洼地和采矿塌陷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缓解了农民用地矛盾,改善了生态环境,为振兴当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