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海洋旅游年开启之际,国内首个关于海洋旅游发展的全面规划——《三亚市海洋旅游发展规划》日前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将三亚定位为世界级热带海洋旅游目的地,南海旅游的服务基地与中心城市,全国海洋旅游的标杆以及我国海洋旅游的创新试验区。
在未来的几年,三亚将大力发展海岛度假、邮轮旅游、低空旅游、游艇游船旅游、海洋运动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等六大旅游产品,引领我国海洋旅游发展,成为开发南中国海的中心城市和前沿阵地。
构筑三亚海洋旅游新格局
三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周春华介绍,《三亚市海洋旅游发展规划》总体定位为:世界级热带海洋旅游目的地;南海旅游的服务基地与中心城市;全国海洋旅游的标杆、我国海洋旅游的创新试验区。
其中具体的产业定位为:三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三亚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场驱动力和催化剂;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动力产业;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立足三亚,开发南中国海洋旅游”的思路,整体构建“一心服务、两带支撑、三圈联动、五组团集聚、三空间拓展”的空间战略发展格局。
“‘一心服务’就是海洋旅游中心城市;‘两带支撑’即东部海洋度假旅游带、西部海洋文化旅游带;‘三圈联动’为近海旅游圈、三沙旅游圈、南海旅游圈;‘五组团集聚’即海棠湾—蜈支洲岛海洋旅游组团、亚龙湾——大东海海洋旅游组团、红塘湾——南山海洋旅游组团、崖州湾——东锣西鼓岛海洋旅游组团、海上观光游憩组团;再加上低空、海平面、海底‘三空间拓展’。”周春华表示,这就为三亚海洋旅游发展阐明了具体的方向。
此外,由滨海带向内陆地区延伸的区域是三亚海洋旅游发展的广袤腹地,包括山地、森林、河流、乡村、历史遗迹等资源。以热带雨林、内河河流、乡村为核心,强化与三亚海洋旅游的呼应联动,重点发展以乡村旅游、热带雨林观光旅游、内河游船旅游、与海洋旅游形成互补,全面构建三亚山海互动、腹地、城市与海洋相互融合的大旅游格局。
海洋是三亚城市、海岸、海岛延伸发展的空间载体,也是三亚旅游产业纵深发展的重要支柱。《规划》以三亚市为中心,整合周边资源,包括海棠湾、三亚湾、北部湾等,向南中国海延伸,再以三亚为邮轮母港和重要节点,整合海南全岛、联动南中国海等重要海洋旅游资源,整合产品线路和功能,并以近期、中期、远期有重点、有主次的合理规划三亚海洋旅游资源,相信经过不懈努力,几年后,一个具有三亚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旅游产业体系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打造三亚海洋旅游新业态
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博士陈聪华指出,《三亚市海洋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的项目建设、保障措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前瞻性。海洋旅游产品和项目建设等内容,符合三亚的实际。如《规划》提出:三亚要完善发展交通业,建设特色交通旅游城市,构建海上巴士和海上TAXI运营网络。根据《规划》,三亚将以市区为中心,依托三亚港、凤凰岛码头、三亚公共码头作为水上巴士的交通枢纽站,向东、西开始两条海上巴士线路,并能直接联系西岛、蜈支洲岛、东锣岛、西鼓捣、东洲岛、西洲岛等。
作为三亚海洋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与发展春园一条街、红沙海上海鲜城、三亚湾海坡段、金鸡岭路国际酒吧街、时代海岸酒吧街、大东海酒吧餐饮长廊等海洋美食特色街区,突出不同街区不同特色。同时以特色餐饮街为载体,策划组织餐饮美食活动,如推出国际海洋美食节、热带水果节等,将进一步扩大三亚海洋美食影响力。
“利用三沙市的旅游资源,依托三沙对游客的特殊吸引力,建立三亚与三沙市的海洋旅游协调机制,以差异化打造海洋旅游产品和低空、邮轮为主要路径,联合共同推出三亚——三沙的邮轮旅游、直升机旅游、水上飞机旅游精品线路,这些对引导三亚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和转型升级、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陈聪华表示。
邮轮游艇引领三亚海洋旅游
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教授王兴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南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海岛,应通过海洋旅游年的全面启动来提高海南旅游的整体素质,从而在全国起到带头作用,并联合其他拥有海洋资源的省份一起,共同促进中国海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三亚的滨海旅游要全面提升素质,邮轮游艇旅游要加快起步。
据了解,目前《三亚市邮轮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2—2022)》、《三亚市游艇产业及游艇码头布局规划》已获得政府批复。
根据规划,三亚未来的邮轮航线被分为四类,母港航线、国际挂靠航线、国内航线和特色主题航线等十多条航线。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三沙(南海)航线”。规划设计三亚可开辟“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永兴岛—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环线。远期来看,游客可以通过“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永兴岛—东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大环线,饱览南海之美。
《规划》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设定了“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10—20天的航程。路线设计为:由三亚出发,到达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再到越南岘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斯里兰卡,印度的孟买,阿曼的马斯喀特,阿拉伯半岛的亚丁,埃及的陶菲克港,然后经新加坡返航至三亚。
同时,《规划》还提出在2012—2015年为第一阶段,以提升港口,完善出入境为突破口,加快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二期工程建设,使港口泊船承载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进一步推进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养生、购物,以及生活物资补给和生活垃圾回收等配套设施建设;依托母港,与东部沿海地区、香港、东南亚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开通以三亚为邮轮母港和停靠港的国际、国内精品线路;在宏观上出台支持邮轮旅游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统一快速便捷的出入境检查程序,形成成熟的国际大型邮轮的检查模式,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通关模式和口岸检查协调机制。到2016—2020年,着重优化功能,打造邮轮母港城市。规划在2020年后,在提升完善三亚邮轮母港城市功能的基础上,加快培育邮轮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大力促进邮轮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大产业发展的格局,构建三亚邮轮经济体系。把三亚打造成世界一流邮轮母港基地、国际知名邮轮旅游目的地、我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
王兴斌介绍,目前,已有上海、天津、三亚、厦门、青岛、大连等有6个国际邮轮母港投入使用。“十二五”期间,有近10个城市作出了邮轮母港建设的规划。世界排名前几位的国际大型邮轮公司如意大歌诗达、皇家加勒比、丽星、地中海、公主邮轮等纷纷进入我国,并将三亚纳入邮轮航线,这是三亚发展海洋旅游的有利契机。
海洋旅游业将是三亚旅游的未来
“海洋旅游将是三亚旅游业的未来,产业发展前景相当光明。”三亚市旅游协会秘书长谢祥项认为,依据《规划》,三亚将大力发展海岛度假、邮轮旅游、低空旅游、游艇游船旅游、海洋运动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等六大旅游产品,引领中国海洋旅游发展,成为开发南中国海的中心城市和前沿阵地。
“这依据三亚天然的优势,也顺应了国家海洋战略的调整。”谢祥项说,三亚过去几年,开始发展了以邮轮旅游为主要亮点的海洋旅游,受到游客的欢迎,海洋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目前三亚建有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世界知名的丽星邮轮公司旗下“宝瓶星号”邮轮以三亚为母港开通越南、香港等地的航线。三亚目前在三亚湾、三亚河入海口、亚龙湾、三亚半山半岛等地建有游艇码头。
随着南海的开发,民间对三亚海洋旅游产品的需求渐趋旺盛。“出海潜水、海钓、浮潜、游艇观光、海鲜火锅……一日游,280元人民币一位。”三亚一家户外旅游俱乐部在接受记者网上咨询时说,“现在是三亚的旅游旺季,我们每天出海最少都在50人以上。”
依据《规划》,三亚作为中国海洋旅游的样板与标杆,将重点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邮轮母港(基地)、具有国际水准的游艇基地、亚洲一流海上运动基地、全国低空示范基地、海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岛休闲度假基地。
海南省邮轮游艇协会副会长、海南恒翔游艇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以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与该公司合作的一家美国知名游艇公司亚太区基地或将放在三亚。
“现在对于滨海资源、岸线资源的保护,以及海洋生态的恢复较为欠缺。未来三亚游艇基地或者游艇码头的建设,业界会给政府提出一些建议。”谢祥项表示。
“旅游就是新、奇、美、乐,要让人乐起来。”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总规划师周安伟表示,三亚海洋旅游要不断进行创新,使游客产生旅游带来的快感。……查看全文:http://www.hellosea.net/show.php?xuh=5023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