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今年招商重点敲定以蓝色经济为抓手搭平台

来源:威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27:41 

随着2月17日《2013年国内招商重点》敲定,今年威海市产业招商的大幕正式拉开。一场以推动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为抓手,重点搭建平台,提升招商质量;科学考核,促进竞争机制;深化合作,实现科贸招商新突破;巩固友城,促进区域合作新发展,旨在实现全市国内经济合作稳步增长的战役全面打响。

2012年,威海市企业参加西洽会收获颇丰。今年,威海市还将组织企业参加“青洽会”、“渝洽会”、“西博会”等经贸洽谈会。

“33175”活动

搭建广阔招商平台

2月25日一大早,记者电话联系到市经济合作局合作三科科长单斌时,他已经坐上了赶赴济南的汽车。近日,省里刚刚确定了参加第十七届“西洽会”的方案,他前去接洽具体事宜。与往年相比,这次单斌心里多了份期待,希望能为威海的企业多争取几个展位。

“西洽会是国家级重点展会,威海市已经连续11年参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企业的参展热情更加高涨了。”单斌说,早在几天前,就有市区、荣成等地好几家企业向他们提交了参加“西洽会”的申请。

果不其然,记者刚一走进市经济合作局合作一科,就见到工作人员正在认真接听着荣成夏庄镇一家海产品生产企业打来的电话。“我们的海带一直在本地销售,今年想借着4月份西洽会的平台,将它们推广到西部去。”电话里,公司负责人这样向记者介绍。

合作一科科长林华栋则在忙碌地编写产业招商手册。与去年的“十大产业”相比,今年,他们将之精简到了“八大产业”, 使用最新数据和最新图片,全面展示全市八大产业发展的蓬勃态势。

“我们综合威海市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的优势和领先技术,编印八大产业招商材料,意在为今年的产业招商打下坚实基础,让客商对威海的重点产业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林华栋介绍。

今年,威海市瞄准重点区域的重点产业的龙头企业开展专题对接、深度对接,积极搭建丰富的活动平台,开展专题招商。计划组织“33175”活动,即“走出去”赴京津、珠三角、长三角三大区域组织3次重大合作交流活动;赴山西和内蒙、青岛、华中地区开展3次重点小分队跟踪促进活动;1次大型“请进来”活动,与各市区上下联动,有针对性地开展7次产业对接活动,组织参加省里牵头组织的5次经贸洽谈活动。

2012年12月5日,威海市企业赴北京与泛华集团董事长杨天举等举行座谈,就合作发展进行交流。

科贸合作 深化招商内涵

“2013年,威海市的产业招商不单纯注重产业对接、项目对接,同时更加注重市场拓展、贸易合作以及产学研合作,以达到‘以贸促工’‘以技促工’的目的。”

市经济合作局副局长郭良田表示,今年对于省里组织的5次经贸洽谈活动,他们将由过去的经济合作项目对接为主,转为经济合作项目与国内市场开拓并举,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市场,以贸促工,拓展招商引资内涵。要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纽带,以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建立科技合作平台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密切和保持与全国各地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的联系与交往,推动产学研合作。

以西洽会为例,历年来,威海市的参展主题都有军工企业合作、产学研合作、高端产品合作等内容。去年西洽会上,威海市企业与中航工业第一飞机研究所就民用轻型飞机的设计研发合作、与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就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合作研发等产学研项目取得了切实进展。今年,参展主题将“科贸合作”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进一步拓展招商内涵。届时,将组织优秀企业、特色产品参展,促进贸易合作向投资合作转变。

同样,威海市还将组织企业参加“青洽会”“渝 洽会”“西博会”等经贸洽谈会,突出科贸主题,着力推动企业开展对外合作,开拓国内贸易市场。

2012年12月21日,威海市举办了50余家国内来威投资企业座谈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重点出击 建立多元格局

1月下旬,市经济合作局有关负责人会同威海长青投资集团、浦源食品等企业,赴北京拜访了部分中央企业,跟踪推动在谈项目,成效显著。在国投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国投海水淡化业务发展中心,威海市与对方交流探讨了在威海实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配套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的可行性,双方一致认为可将威海列入国家示范项目争取适当补贴来推动项目实施,并跟进配套设备制造及研发。

4月份,市经济合作局还将组织开展以央企为主的战略投资者对接活动,重点加强机械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军工行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对接,以进一步深化与央企对接,推进战略合作。

为建立多元格局,威海市将优选招商载体。包括优选项目承接载体,把园区作为产业配套集聚和产业链招商的主战场,鼓励本地企业积极与国内外大公司、大财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接合作。优选项目的引荐载体,筛选部分有实力、有信誉、有人脉关系的商会、协会或中介机构建立委托代理招商关系,为威海市经济合作工作提供专业服务。优选项目的产业载体,引进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产业链缺失、薄弱、提升环节,引进旗舰型、基地型、高聚集度的大项目。

同时,威海市将主攻新能源及配套、新材料及制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重点打造新能源设备制造基地、碳纤维等新材料基地、医疗器械生产基地等“六大新兴产业基地”。积极与科技研发能力强、有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的大中型企业开展“点对点”对接活动。

优质服务 优化招商环境。

春节过后,上班伊始,市经济合作局副局长郭良田就带领机关干部们深入部分国内来威投资企业进行走访。

在市区刚刚开业的瑞恒经典百货,他们详细询问品牌招商和品牌进驻情况,以及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了解到经典百货定位高端,对品牌要求较高,商场内还有不少闲置空间时,郭良田当即与某知名品牌进行协调,希望他们能够进驻。

在工业新区的国际五金城和海王医药配送基地,市经济合作局工作人员详细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帮助企业倒排开工时间表。如今,威海国际五金城一期已经基本完工,将于今年7月开业。

市经济合作局还积极举办国内来威企业市场见面会,征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针对企业提出的资金、招工问题,帮忙他们与各主管部门沟通,协调解决。

优质服务才能造就优质招商环境。市经济合作局深知这一点,他们建立健全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外来投资企业联系制度和跟踪服务制度,从咨询、考察、论证到办理相关手续,从开工建设到后期发展,提供全过程高效优质服务。对已落地项目实行“继续服务”机制,增强其在威投资的信心,以达到二次招商、以商招商的目的。

为了提高招商成效,威海市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推行组团招商、主题招商、借助中介机构招商、展览招商、以商招商等多元招商方式,建立完善项目招商信息互动平台。升级“威海经济合作网”,开发招商信息数据库软件,进一步完善短信推介平台、QQ群信息平台等新型信息化招商平台。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领导提出了‘坚持内外并重,上下联动,坚持巩固外需与开拓国内市场并重’的新要求,这对我们是激励也是压力。”市经济合作局局长高飞表示,今年他们肩负的以商招商、产业强市的担子更重,同时信心也更加充足,斗志更加昂扬。他们将以务实的工作,扎实的努力,创新求实,力求实现国内招商工作新突破……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3/04/c_114874199.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