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潍坊昌邑市渔业科技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昌邑市海洋与渔业局   发布时间:2013-07-03 10:15:09 

通过深入推进基层渔技推广体系改革,我市逐步建成集技术推广、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现代渔民培养于一体的渔技推广体系,渔技推广服务队伍和为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1、加强现代渔业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努力促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渔民增收。一是结合我市渔业养殖现状,紧紧围绕广大渔民的需求,组织项目专家筛选了海参、大菱鲆和半滑舌鳎为主导品种,海参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池塘微孔增氧技术和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为主导推广技术;遴选科技示范户202户,辐射带动周边1000个养殖户;在下营镇万亩海参生态养殖示范园内建设海参池塘养殖核心示范区,面积4000亩,促进优良品种、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和技术的大面积应用。二是围绕重点养殖品种、高效生态养殖、立体混合养殖等新型养殖模式和技术,成功实施了黄河三角洲海参池塘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实际推广面积1.81万亩,亩产约122公斤,比实施项目前亩增产22kg。成功申报了浅海立体综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及离岸型智能化深水网箱养殖项目,并已开始实施。三是为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提供技术保障,积极参与保种选育与良种良法示范推广工作,推进良种化建设进程。

2、加强现代渔业生产主体培训培育和信息服务,努力发挥公共服务作用。一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渔民。围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渔民要求,开展生产技术、质量监管、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共6期,年培训职业渔民900余人次,发放技术性资料3000多份,发放由我局主编的《海参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大菱鲆健康养殖技术》、《半滑舌鳎健康养殖技术》系列丛书以及海参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光盘等技术资料500余份。二是引导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大力推行“推广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渔户”的推广模式,基本形成推广机构为主导、多元化组织参与的新型推广工作机制。三是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信息队伍建设和信息采集发布,为渔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技术、市场、灾害预警等信息服务,开展海水养殖的渔情信息采集和分析工作,完善渔业生产基础数据,有效提升渔业信息化水平。

3、加强疫病防控、质量安全检测,努力发挥依法行政的技术支撑作用。一是扩大病害测报范围服务渔业生产。开展主要养殖品种病害测报工作,建立健全重大疫情及时报告、应急处置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机制,2012年,我市常规测报点27个,测报品种8个,省直测报点6个,测报点数量、测报品种、测报面积较2011年均有大幅增加。二是结合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分别在昌邑市渔技站和下营养殖示范区安装水生动物疫病远程会诊系统,系统的使用使水生动物疫病诊断变得简单易行,而且大大提高了病害测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三是加快推进昌邑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建设工作。昌邑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现有仪器设备100余台套,面积达600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及办公场所已基本建成。在完善实验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人员培训和运行指导,组织制订水生动物苗种检疫规范和程序,全面启动实施水产养殖与增殖放流苗种的产地检疫。四是围绕建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要求,结合渔技推广项目的实施,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优质种苗、生态高效模式、标准化生产、病害防治、节能降耗等先进实用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查看全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122066.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