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山东新优势路径探寻

来源:鲁中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7:30:40 

嘉宾:

宋军继 省发改委副主任、省“两区”办常务副主任

包剑英 山东海洋投资有限公司、山东海运股份公司董事长

郑贵斌 山东社科院副院长、半岛蓝色经济区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驱动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记者:山东经济体量大,产业基础好,但仍存在三次产业占比不高、经济效益与增长速度不同步等问题。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增长质量要“实实在在增长”,山东需要在哪些领域快速突破?

宋军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在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要将精力和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经济增长质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

我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很大成绩,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形成了新的产业优势和发展增长点,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但也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努力把巩固优势与接长短板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不断推动产业高端提升,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加快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

要特别突出蓝黄“两区”建设的主体战略地位和两大引擎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聚焦蓝黄、放大优势、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统筹一体、打造高地的思路,以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和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为重点,积极探索高效生态经济和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新途径,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同时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壮大优势产业,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郑贵斌:基于宏观经济已呈现企稳回升趋势,加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明年仍会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保持经济质量“实在增长”,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成为重点。我省同全国情况一样,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领域产能过剩的矛盾比较严重。产能过剩属于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之一,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中,应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企业主动调结构,引导社会资本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有前景的行业。要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医药和生物、海洋开发为重点,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包剑英: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好不好,重要指标是看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益好不好,看产业结构合不合理,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牢不牢。目前我省在优化产业结构和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但是,未来要促进我省经济增长质量要“实实在在增长”,不仅要加快对产能过剩和高能耗低附加值产业进行优化调整,同时还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突破力度,尤其是海洋经济板块。

山东海洋投资有限公司是我省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核心平台,肩负着对海洋产业投资引领的使命。目前,海运业务是公司最大的实业板块,承担着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振兴山东航运业的使命,当前海运经营困难,我们正认真研究如何“危”中寻“机”,找准机遇,加快突破。同时,海工和海洋文化旅游业也是我们的战略重点板块。海工产业关系国家战略安全,是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撑,是我省“转、调、创、改”需要重点突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海工产业是制造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装备制造业水平及其经济增加值均有很大提升空间。山东海洋投资公司的使命是做未来海洋产业的引领者,有义务引领山东海工产业的发展。目前世界海工产业发展趋势看,高端海工产品制造业主要在日韩,核心技术在美国和欧洲。日韩把低端的造船业转移到我国,我们的海工产业整体科技含量较低,要在人才、技术方面做好积累,择机进入高端产品区。

另外,海洋文化旅游是未来一个重要的消费领域,将会迎来爆炸式发展期,就像汽车行业在中国有10年爆发性增长一样,无论是游艇、邮轮还是相关的配套服务产品,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公司经过两年的准备,初步做好了在这方面突破的充分准备,为我省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基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记者: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出口,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和资源环境的约束,一些“两头在外”的产业如光伏产业等,还没有壮大起来就面临产能过剩危机,出现行业性亏损。未来发展的重点在内需,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是看点也是要点。就山东经济来说,明年哪些领域的消费热点会比较突出?

宋军继: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教育、医疗、养老以及配套产业将是重点关注的对象;生产性消费、服务性消费、网络购物、物流、生态农业等领域或可成为下一步消费的新增长点;再就是一些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产品,都会引发市场青睐。值得说明的是,扩内需应当以消费为重点,但目前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不容忽视。

关于下一步的消费热点,就我看来,城镇化或可成为最大内需热点,这一点我们在蓝黄“两区”建设中已经看到端倪。目前“两区”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梯次明显、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011年,蓝黄“两区”呈现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快速壮大的良好态势,蓝黄“两区”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6.4%50.2%。龙口、文登、邹平等18个县()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蓝黄“两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年投入10.22亿元,分别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29566套和59385套,完成危房改造7.02万户和1.63万户,带动了极大的市场需求。

郑贵斌: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进城镇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单列,表明城镇化在现代化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城镇化是中国当前最大的结构调整,最大的内需源泉。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意义。

我省城镇化正处于加快发展重要期,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1%,城镇化发展潜力很大。可以预测,城镇化将成为明年各级政府推动工作的重点,也必将成为新的内需热点。我建议,城镇化一定要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要求,科学定位城镇发展目标,着力打造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努力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包剑英:中国经济未来的动力在自主创新,未来的空间在城镇化。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对应上千万人口及数以万亿计的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何其大焉。事实上,城镇化带来巨大需求,也带动巨大产业发展机会。新型城镇化必然是生态文明的城镇化,必然要以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循环经济、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将成为企业和资本关注的焦点。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记者:“改革”已成为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也被认为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最根本的举措。从全局和蓝黄“两区”的角度看,哪些环节的改革最急迫?

宋军继:刚刚结束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都透露一个强烈的信息,就是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重点是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为重点的价格改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协调推进国家和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也是当前最大的共识。发挥蓝黄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的引领与叠加效应,对改革的期许愈发迫切。目前,“两区”规划实施已进入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产业变革与区域转型升级进入黄金期,必须在改革发展上有创新有突破见成效。

改革与创新密切关联,不可分割。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创新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改革的重点应落脚于创新引领、创新支撑、创新带动上,据此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比如我们创新融投资方式,建立了总规模500亿元的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和黄三角产业投资基金,是对投资拉动“两区”增长的关键性作用进行了改革创新;我们还通过加大区域内科技资源的整合,加快青岛蓝色硅谷和东营科技生态谷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强化了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和高效生态经济的支撑能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重大转变;加大了对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力度,青岛市对原黄岛区和县级胶南市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合并成立新的黄岛区,实现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极大地拓展了海洋经济的发展空间,努力打造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隆起带等等。随着实践和时间的推进,这些改革措施必将显现出巨大的成效。

下一步,我们还将在统筹“两区”一体化发展、探索黄三角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新机制、建立特色园区管理新模式、发展“飞地”经济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用更加开阔的改革思路、更加有力的改革举措提高“两区”发展的动力、激发“两区”发展的活力。

包剑英:在改革的步骤上要坚持既有顶层设计,又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具体到经济体制改革领域,我了解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工作重点,包括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

我非常认同宋军继主任关于创新引领区域经济改革发展的思路。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创新商业模式同样是改革发展的动力之源。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去年,山东海运股份公司与山钢、中船重工合作打造环形产业链,由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向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实现了商业模式引领企业管理创新的全面提升。

具体到蓝黄“两区”改革发展中亟需破解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重点是革除阻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切障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尽快构建并培育起面向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这是蓝黄“两区”对山东、对中国的最大贡献。

郑贵斌:改革到位,蓝黄“两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与落实就到位。两大战略经济区肩负国家区域发展试点的示范作用,要强化示范作用的研究,示范什么?怎样示范?都要有顶层设计。

要努力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共同市场和共享平台,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增创发展新优势,促进“两区”规划更好地落实和两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国家赋予蓝黄“两区”先行先试权,实际上就是赋予优先改革试点权,要试点有利于生产要素向两区倾斜的资源配给机制;要创新发展思路,强化两区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辐射、引领内陆腹地的发展;要实施国际融合战略,深化重点产业的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率先建设自由贸易先行区,为未来的自由贸易区发展探索经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