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6日,在第二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颁奖大会上,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新华荣获“青年科技奖”。陈新华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10年的努力,在大黄鱼病害免疫学防治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研究成果。10年,陈新华和他的科研团队克服了哪些困难?有什么样的体会呢?为此,记者采访了陈新华。
成果:提供高科技支撑
大黄鱼作为我国主要的一种海水鱼类,广泛分布于黄海中部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大陆近海及朝鲜西海岸。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黄鱼出产国,据测算,相关产业链年产值可达100亿元。然而,随着大黄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病害频发,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数亿元。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大黄鱼产生耐药性,品质下降,不仅出口量降低,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
陈新华从大黄鱼自身免疫抗病能力入手,通过阐明大黄鱼的免疫反应规律及免疫机制,制定大黄鱼病害防治的科学方法。经过10年的努力,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大黄鱼免疫的分子基础及机制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成果,为从免疫学角度防治大黄鱼病害提供了科技支撑。他也因此获得了第二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中的“青年科技奖”,其团队的研究结果在本领域多家国际主流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并多次被国际权威期刊引用和评述。
成长:从中专生到带领团队
1987年,由于父母希望他能尽快参加工作,19岁的陈新华从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同济医科大学做实验员。工作中的他没有停止求学的脚步,1989年,陈新华考入了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成教本科班。1992年,本科毕业的他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陈新华被分配到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从事医学病毒方面的检测工作。两年后,陈新华考入中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业为生化分子生物学。
2001年,陈新华来到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工作,开始进行鱼类虹彩病毒方面的研究,后来转到病毒的主要宿主大黄鱼身上,研究大黄鱼免疫抗病的机理。大黄鱼对养殖环境中溶解氧的要求较高,应激反应特别强烈,离开适当的水体极易死亡,这给实验室内活体实验造成了很大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新华和他的同事们经常要驱车5小时~6小时,再沿着海边崎岖的小道,从福建厦门到达几百公里之外的宁德、连江等大黄鱼养殖场。养殖场实验条件简陋,生活条件艰苦,他们一待就是一个星期。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坚持了10年。
陈新华说:“做科研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还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任何科研的突破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既然选择了从事海洋生物学研究,就一定要踏实地做好科研工作。”
大黄鱼免疫学研究起步较晚,在2003年以前,人们对大黄鱼免疫学的研究很少,研究体系不够完善,研究平台也不如其他学科搭建得好,没有成熟的技术和可供参考的资料。陈新华和他的团队几乎是白手起家,没有抗体,他们就自己制备;没有细胞系,就自己建立细胞系。可是,尽管大黄鱼的细胞系已经建立起来,但在运用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大黄鱼的基因转化效率较低等,这都为实验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在研究中,他们鉴定了2万余个大黄鱼基因,建立了迄今最为完整的大黄鱼基因数据库,丰富了硬骨鱼类基因数据资源。他们发现3010个基因在病原菌感染后发生了转录变化,这些基因涉及病原识别、信号转导及免疫效应等免疫反应过程,从而较好地阐明了细菌感染早期大黄鱼免疫反应的分子过程,对于揭示大黄鱼免疫系统特征及其免疫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肩负使命,一路前行
陈新华是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福建农林大学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宁波大学的兼职博士生导师,受聘为多家国际刊物的编委或审稿人。他曾获得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2011年,他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近5年来,他先后主持或承担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973”项目课题、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
谈到取得的成绩,陈新华谦虚地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单位领导、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密不可分。他说,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和单位近年来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科研条件,为科研工作创造了很好的基础。同时,海洋三所良好的科研氛围,特别是徐洵院士的支持和鼓励,给予了陈新华很大的信心。
对于海洋事业,陈新华充满信心与热情。2012年,陈新华参加了中国第26次大洋科考。他在考察日记中写道:“起航仪式上各级领导的句句嘱托与期望、声声祝愿和关怀忽然浮现脑海,作为一名海洋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随即油然而生。大洋工作关系国家的长远利益,这要求大洋科技工作者必须以乐于奉献的大洋精神,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尽心竭力、勤奋工作,以优异的成绩为探秘大洋、认识大洋、科学开发利用大洋做出贡献,这是每个大洋科技工作者必须牢记的神圣使命。”
链接:曾呈奎海洋科技奖
“曾呈奎海洋科技奖”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科学家命名的科技奖项,主要面向中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及对中国海洋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专家,旨在继承、开拓和发展中国卓越科学家曾呈奎在海洋科技领域开创的事业,鼓励中青年海洋科技工作者热爱海洋科技事业,勇攀科学高峰……
查看全文:http://www.hellosea.net/show.php?xuh=4063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