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开展5年林水会战 铸生态品牌 建绿色家园
“环境是战略资源,生态是第一财富”。滨州市以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生态品牌为总抓手,以优化生态为基本诉求,连续5年开展“林水会战”,不仅实现了滨州生态环境历史性巨变,也为滨州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2年,全市“林水会战”又打响新一轮攻坚战,道路旁、沟渠边、农田里……按照系统化、生态化、标准化和项目化要求,全力实施绿色生态、水系生态、农业生态、乡村生态、路域生态五大示范工程。据市长张光峰介绍,自2008年以来,“林水会战”已累计投入56.8亿元,建设标准化方田46.7万亩,开发治理中低产田39.6万亩;新建农田林网131万亩,新造林101.4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增长7个百分点。2012年,全市林水会战工程已完成新造林2.8万亩,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41处,完成土石方1749万立方米,完成投资5.1亿元。
“一张蓝图管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深入实施“林水会战”,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生态品牌,坚定不移地实施绿色生态、水系生态、农业生态、乡村生态、路域生态五大示范工程,给滨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今,“以路为骨、以水为魂、以林为韵、林水相宜”的农村基础建设新框架已基本成形,“低头见绿茵,抬头见飞鸟”,已成为滨州城乡的寻常画面。
提档次 做精品
绿色变成美丽滨州底色
“抓林业就是抓发展、抓绿化就是抓生态”,这一观念在滨州已经深入人心。绿色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植树造林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着力提高绿化的品位和档次。滨州按照“园林化、景观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思路,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合立地条件的乡土树种、景观树种、特色树种,一路一品位、一段一景观、一点一特色,在全市城乡营造不同的绿化效果、景观效果,形成视觉效果良好、色彩线条流畅、景观季节变化的精品绿化带。
抓重点,造精品,是绿色生态工程的基本要求。据了解,在继续搞好24条干线道路绿化标准提升的基础上,滨州已全面启动县乡道路和大中型河流灌渠绿色生态林带建设,挖潜力、扩总量。同时,按照“绿化、美化、靓化”要求,沿县、乡级公路两侧建设20—30米宽林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绿色生态廊道;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沿大中型河流、灌渠两侧营造50米宽生态防护林带,保护水系生态安全……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1/08/c_114287323.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