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做大蓝色经济打造增长极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7:42:20 

一排排高耸入云的风电大风车随风舞动,座座盐坨堆积如山,幢幢厂房矗立而起,林网、水网、路网越“织”越密……,驱车河口北部沿海,一幅“海上新户”的崭新画卷“涌”入眼帘:总投资22亿元的国华瑞丰等三大风力发电项目“吸纳海风”,东营鑫大地化工公司、东营新华联等大型生态海洋化工企业临海“淘金”,一个个投资过亿元的海参养殖项目“抢滩登陆”,昔日的“北大荒”,以低碳、高效、生态等产业为主的一条独具特色的海洋经济产业带正在隆起,这里将成为新户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新户镇海岸线长达47公里,浅海面积70万亩,滩涂面积40多万亩,具有发展临海产业的优势条件。近年来,该镇立足沿海优势,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树立科学的海洋发展观,建设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蓝色产业带。该镇集中精力加快北部以盐及盐化工为主导的临海产业开发,着力建设“滨海经济强镇,打造幸福宜居宜业幸福家园”。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实施“资源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战略。确定了发展临海产业的近、远期目标,近期着眼于确定的主导产业——盐及盐化工,瞄准碱、溴、镁三大系列实施攻关,尽快实现破题。远期向着发展集盐及盐化工、贝类护养、海产养殖、海产品加工、海水淡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临海产业集群迈进。

新户镇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海水资源优势,抢抓“黄蓝”战略实施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滩涂辽阔,海域水质优良的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高效生态渔业基地开发建设,按照公司化、集约开发的路子,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统一提供苗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等“五统一”管理,实现海参标准化、无公害养殖、废水零排放和渔业生态的良性循环。东营龙翔、山东嘉友、东营通和、东营华春、东营龙凯、山东汇泰、东营振宇等大型龙头企业落户,已建设海参池848个,已全部投苗养殖,年可生产成参2847吨,实现产值4.3亿元。

新户镇坚持“一水多用,洁净生产”思路,立足就地精深加工、滚动增值、开发出盐、碱、溴、苦卤化工等产品系列,使养殖和化工有机结合,实现废水、废物零排放,形成一个区域以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特色的生态产业链。依托东营鑫大地、东营春兴、东营新华联等龙头企业,瞄准氯碱生产、溴素深加工、苦卤综合利用“三大”系列上规模、提档次,带动盐业基地和盐化工业园建设。沿滨海大道北侧潮河——丰产河段,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近4万亩的兴海盐化工业园,先行建设核心区,现已兴建溴素厂5处、盐场33处,形成了“四大块”占地面积达40万亩的盐业开发基地,年内可生产原盐50万吨、溴素4000吨。

新户镇还依托独特的风力资源,合理搞好临海产业规划,大力发展低碳环保新型产业。广开招商门路,吸引一大批风力发电项目纷纷落户。国华(河口)风力发电场一期总投资5.91亿元,共安装25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9.5兆瓦,年发电量为1.12亿千瓦时,可实现经济效益6676万元。二期工程计划投资5亿元,安装风机33台,目前全部实现并网发电,年可提供1.2亿千瓦时的发电量……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1/07/c_114281307.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