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国际海洋城:为崛起续写“传奇”

来源:日照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42:53 

宏伟的事业,总是在不断奋进中腾飞;

壮丽的篇章,总是在不懈奋斗中续写。

过去的一年,日照国际海洋城演绎了港城大地的发展巨变,我们有目共睹。新的一年,对于日照国际海洋城而言,机遇扑面而来———

党的十八提出到2020年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更成为“未来中国”的目标之一。

以此为契机,日照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对“蓝色日照、幸福日照、平安日照、生态日照、文明日照”进行了安排部署。

能否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日照国际海洋城同样面临挑战。

立足坚实的基础,带着众多的期待,海洋城的发展思路清晰且坚定——

着眼于建设“国际化程度高、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先进、海洋文化浓郁的滨海生态宜居新城”,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新发展模式、打造蓝色新区”的奋斗目标,坚持“国际水准、海洋特色、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为新城崛起续写发展传奇……

增质效,搭建城市框架

一座城市的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不断攀升,更应该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为发展大局创造更好的环境。

日照国际海洋城的发展思路也契合了这个道理: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搭建有效载体,并加速推进———在全面完成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海洋大道、海八路、滨海二路、滨海四路、滨海七路等市政道路的后续建设,加快现状204国道改造工程建设,确保上半年“两横四纵”六条主干道路互通互联、全线通车,并实现与周边主干路网的有效衔接,全面构筑起步区骨干交通路网框架。

认真做好山东钢铁精品钢基地住宅区各项前期工作,启动1万套职工住房的开发建设,确保按照时间节点竣工交付、人员入住。尽快开工建设昌华综合研发写字楼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技孵化中心大厦等项目。

加快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和供热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力争明年建成1座年处理能力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和1座热力供应站。加快海洋城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年内确保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力争初步具备行政服务功能。

立足把环球海打造成为国际海洋城现代生活核心区这一定位,在全面完成水域开挖、防渗毯铺设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环球海西岸景观,并提前利用上海海洋大学等水生环境工程技术,搞好水系生态建设;同步建设好环球海通海船闸,初步形成步行环形圈。

借外力,构建蓝色产业

携手行业龙头,联姻科研院所,加快构建海洋特色产业体系,引进龙头企业和项目成为海洋城的突破路径。

于是,根据“海洋特色强、发展潜力大、附加价值高、生态环境优”原则,重点围绕海洋服务、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态环保、临海高端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项目,形成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边打基础边招商,按照“园区化布局、集群化招商、同步化推进”的工作思路,着力培植蓝色产业,强化城市发展支撑。坚持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重,注重“引资”向“选资”转变,按照“走出去招商,引进来推介”的思路,加强与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跨国公司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人才带动项目和项目集聚人才的良性互动。

加快产业载体建设,重点抓好起步区内海洋产业园、精品钢基地配套加工产业园、起步区外工业园区等三个园区的规划建设和集聚发展。

出台产业发展促进办法、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投资促进工作机制等综合政策文件,强化对项目招引的政策激励力度。研究制定项目落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同时,根据产业方向、环保要求和达产时限,建立项目退出机制。

重规划,打造生态新城

以什么样的气魄、水平来规划城市,折射出城市管理者的水平;

以什么样的特色、品质来定位城市,折射出城市管理者的境界。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美丽”虽不可称重,却可以有高低之分。毫无疑问,日照国际海洋城需要高质量的“美丽”。在“以提升规划建设水平为重点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新形象”的引领下,海洋城以“一年大改观、三年大变样”为目标,坚持高点定位,彰显特色,提出:力争在一季度前完成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二季度前完成起步区南部和环球海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审批工作。同时,全面完成城市设计修编定稿,进一步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配套建设”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征地拆迁和开发建设工作。搞好与精品钢基地、市政道路和环球海开挖涉及的拆迁安置需求的对接测算,安置区力争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积极构建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相结合的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城市综合执法和公安、工商、税务执法的有机统一。探索建立集能源供应、指挥调度、运营维护、收费服务、应急抢修于一体的城市运营综合服务体系,创新建立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集成化的市民管理和服务中心。

按照“细化分解、措施保障、评估考核、持续改进”的要求,完善“三新”指标体系实施操作指南,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时序,构建涵盖“统计监测、评估分析、反馈完善”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确保指标体系的落实与海洋城的开发建设同步推进。

保民生,促进和谐发展

如何让城市的幸福感与发展同行?

从民生开始,民生是城市最温暖的底色。日照国际海洋城的解读让人感慨。

于是,在发展的征途上,一路向前、快速崛起的海洋城,怀揣民生上路———

促进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依托园区、项目延伸产业,引进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吸引当地居民就业创收。鼓励村居用征地补偿款集中开发建设职工宿舍楼、标准化厂房等多种形式,增加集体和村民的租赁性收入。依托村居拆迁安置,规划建设一批商业设施,促进商贸物流业繁荣发展。

切实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按照多档次、高标准、全覆盖的要求,加快建立养老、医疗、困难救助等社会综合保障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建立新农保管理系统,对符合条件的村居,制定并落实养老保险新办法;探索城镇居民与失地村民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办法,构建城乡一体、覆盖全体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海洋文化产业园、天台山太阳文化景区、刘家湾赶海园渔俗文化、环球海高端旅游、竹子河流域生态湿地与农业生态观光等项目的规划招商工作。研究论证开展涛雒五中、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完善村居社区卫生室(站)配套。深入推进人口计生、民政等社会事业,构建均等优惠、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谋创新,创优发展环境

城市发展的生动实践多次证明:软环境已经成为城市的“硬实力”。为了创优发展环境,在2013年的发展规划中,日照国际海洋城提出“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构建全方位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

一方面,做好服务管理,努力构建规范高效的服务体系:加强工程建设监管服务,建立入驻企业备案数据库,划分企业信用等级,使招投标从价格主导逐步过渡到信用主导,形成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的联动机制;加强财政金融服务管理,探索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积极推进与农发行的信贷合作,推进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组建日照国际海洋城开发建设中方合资公司;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梳理招商工作流程和环节,实现全过程无缝衔接,为企业提供跟进式服务,同时,着眼企业实际需求,打造投融资、产品营销、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产业支撑平台。

另一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优化完善发展环境:深化行政机构改革,坚持精简、高效、服务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一局多能、一人多职、一职多责的大部门体制,突出对基础设施的监督协调、软硬环境的综合管理和面向企业的公共服务职能;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探索采取常任与聘任相结合的灵活用人机制,建立起适应海洋城快速发展的人力调配机制,实施绩效考核,形成以工作业绩为主的晋升奖励机制;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审批程序进行“瘦身”,压减环节,提速增效,对特殊事项要打破常规,急事急办,打造“绿色通道”,切实提升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的工作水平;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个投资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资共建机制,积极吸引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参与海洋城的开发建设……
查看全文:http://www.hellosea.net/show.php?xuh=3869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