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推动开发区转型 海洋装备等产业加快发展
去年以来,潍坊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开发区转型发展作为增创发展新优势、赢得区域竞争的战略选择,先后召开全市开发区工作会议和开发区建设工作调度会议,成立了全市推进开发区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意见》,对开发区坚持开放引领、突出创新驱动,以市场化手段推进开发区向特色化、集约化、创新型、功能型、生态型转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商务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转型工作方案,建立了转型工作推进机制,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把开发区转型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任务,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推动体系和协调服务体系,潍坊市开发区全面加快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山东省委、省政府通报的2012年前八个月各市经济开发区发展主要指标中,潍坊市位于前列,其中实际授权开发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三项指标居全省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列第二位,外贸进出口列第五位,实际到账外资列第七位。开发区已成为改革开放的主窗口、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科技创新的主阵地、转型发展的主战场。
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去年以来,各级各类开发区全面加快了资本、人才、市场、资源和运行规则国际化进程,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又有了新的提升。2012年前10个月,14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实际到账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7.7%、62.8%,比上一年同期均提高10个以上百分点。
特色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开发区筛选了17个特色产业园加大培育力度。滨海区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中外合作产业园,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等海洋新兴产业集群。综合保税区重点打造高端制造、国际物流、商品展示、总部经济等产业园。寿光经济开发区、潍坊经济开发区创建为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高密经济开发区投资70多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园。昌乐经济开发区加强上下游企业联系,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千亿级珠宝产业园区。各开发区紧抓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规划建设了一批中日、中韩产业园,加快了与日韩有关园区的对接合作力度,着力打造深化与日韩经济合作的示范区。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各开发区都已建成了综合性或专业性孵化器,其中有3个孵化器为国家级,5个孵化器为省级,建立了9个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市高新区投资4.3亿元建设完善了10个公共技术平台,潍坊经济开发区着力打造的模具研发平台,寿光开发区在电子信息、动漫、呼叫服务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孵化创新,提升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服务功能。开发区内骨干龙头企业大多都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有力推动了开发区向创新型、科技型转变。
开发运营模式进一步创新。为破解发展瓶颈,各开发区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在市场化开发建设运营园区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寒亭经济开发区成立了潍坊国立高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以该公司为主体,争取到点供土地指标。由国立公司联合青岛建工集团合作开发的高科园,与修正药业合作建设的孵化器大楼和综合服务楼等项目进展都比较顺利,与修正药业、福建天源集团合作开发的糖酒副食交易中心项目也已签约。市场化运作的园区开发新模式,既解决了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又有效规避了为招商引资单纯比拼优惠政策的低层次竞争……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1/04/c_114238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