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寻找一条驶向“蓝海”的崭新航路
蓝色大潮中,山东烟台致力于克服惯性思维的阻隔,摆脱既有格局的困囿,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把握科学发展的要义,奋力寻找一条驶向“蓝海”的崭新航路。由此,烟台鸣响劈风斩浪、驶往“蓝海”的汽笛,开启了崭新航程。
烟台市十二次党代会年初召开以来,市委市政府以高远的战略胸怀,勾画出面向未来的全新战略。高悬蓝色经济风帆,进行着经济结构最为深刻的调整,发展方式最为彻底的转型。
市委书记张江汀这样阐述:以全域建设蓝色经济区的视野和思路,坚持“一极领先、多极崛起”,大力度释放、大面积扩展蓝区建设综合效应。让蓝色经济成为推动烟台发展的主导力量和鲜明特色。他进而指出,要早日把烟台打造成海洋经济率先崛起、充满活力的“蓝色之都”。
烟台的GDP,接连跃上两个千亿大台阶后,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十位。作为全省首个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破万亿的市,烟台工业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今年前10个月,工业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就达到10764.7亿元。
坚持“蓝色”统领,一批投资数百亿、上千亿元大项目,引领全市经济加速向蓝色拓展、向高端提升、向生态转型。前三季度,全市海洋产业产值达到1264.6亿元,增长15%。
12月10日,烟台中集来福士海外建造的首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在俄罗斯完工交付。国内交付的7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中,来福士占6座。作为国际海工装备市场上的高端产品,钻井平台正成为烟台的“代表作”……
无疑,烟台,已经迈上了跨越发展的全新平台,已然跃入了发展的广阔“蓝海”。
改变,以“蓝色”的名义
一个支点,可以撬动地球。同样,一张云帆,能够笑傲海洋。
这两个比喻,讲的是同一个道理:所谓“支点”,就是机遇,错失良机,犹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抓住用好,便可“一着走通,满盘皆活”。
如果说,烟台第一次战略性历史机遇是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话,那么,新时期又一重大历史机遇,就是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标志,烟台从国家战略的“旁观者”变为主要承担者。
机遇,决定一座城市的未来。机遇,同样考验一座城市决策层的眼光、智慧和决心。
机遇如何抓住、用好,机遇综合效应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市委市政府胸怀全局,突破惯性思维、现实状态和既有格局,敢想、敢试、敢闯,既要重点突破,以“龙头”区域领先崛起,又要整体推进,以转型高端带动全局发展,从东南西北不同区域选准突破口,精心打造蓝色经济增长极,向高端转型。
“一极领先、多极崛起”,就是这一施政理念的实现路径:“一极领先”,就是重点打造和优先发展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而“多极崛起”,就是以莱州湾为中心,打造蓝色经济西部增长极;以丁字湾为中心,打造蓝色经济南部增长极;以龙口湾为中心,打造蓝色经济北部增长极;高标准抓好长岛休闲度假岛建设,打造彰显蓝色魅力的休闲度假胜地。
正是凭借对经济走势的清晰洞察,凭借对城市禀赋的深刻把握,烟台将城市定位为“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烟台经济版图,为之一新。蓝色,从此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承担起推动烟台发展主导力量的重任,成为发展方式变革的支点、产业升级的引擎。
在蓝色的引领下,烟台有了统筹协调发展新抓手。东部高新产业、西部高效生态、南部文化产业、北部先进制造、中部服务产业,发展定位分工明确,产业结构搭配合理,重点项目突出,避免功能雷同和重复建设,持续推动蓝区开发开放向纵深发展。
在蓝色的引领下,突破制约发展瓶颈有了新进展。蓝烟铁路、青烟威荣城铁、龙烟铁路“两纵一横”铁路网加速形成,与潮水国际机场、烟台港西港区以及四通八达的公路,共同构筑立体交通网络,烟台迈向交通枢纽城。
在蓝色的引领下,各类生产要素分配有了新标准。玲珑集团、丰汇重工、新忠耀、新时代药业等一批企业业务范围纷纷向涉海领域拓展,园区企业加速向高端转型,海洋领域已经形成了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两大特色产业链条,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土地还是那些土地,海域还是那片海域。然而,崭新平台既定、发展方向明确,却让这些原有的资源,发挥出前所未有的能量。“蓝色”灵魂,指引着烟台再造城市的经济基因,重塑城市的发展格局。
崛起,以“蓝色”为旗帜
在不同的语境,“蓝海”有不同的含义。综合当今经济学的解释,所谓“蓝海”,指的是充满利润和诱惑的新兴市场,追求创新的发展战略。
从这个意义上看,烟台的“蓝色崛起”,正是深掘经济潜力的“蓝海”行动。
细数烟台市海洋资源优势,能发现很多的全省第一:岛岸线长206.6公里,占全省44.2%,居全省第一;海岛县长岛,全省唯一;全市500平方米以上的基岩岛屿72个,岛屿面积68.57平方公里,海岛面积全省最大……
这些耳熟能详的数据,迸发出强大的发展动力。这是因为,在全新的“蓝色”语境下,各种资源完整纳入科学运筹,各类要素得到有效配置,板块功能更加明显,产业分工日益清晰,共同搭建起助推烟台“蓝色崛起”的崭新平台。
从金山港区到莱州湾畔,从长山列岛到海阳万米金沙滩,这种变化处处可见,激荡人心。
向东,向东。作为蓝区建设“一号工程”,东部新区,是蓝色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也是蓝区建设最大潜力之所在。无论是横跨牟平区、高新区、莱山区、芝罘区、保税港区、金山港区的统筹协调,还是战略定位、产业规划、功能布局,无不彰显“大思集广、谋定而成”的决策轨迹。
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发展资源,开始向这里集聚。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国家级海洋科研成果转化示范区、面向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重要承载区、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先行区……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精心打造的东部新区,被赋予了“烟台城市建设新核心,全省海洋经济新龙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新高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平台”的战略定位。
北部经济增长极,是“先进制造”的高地。
以龙口湾为中心,这片开发区至招远的沿海北部区域,有占全市近30%的大陆岸线,分布着众多骨干企业、旅游景点和特色园区,是全市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区。
这里积淀了全市最强悍的制造业基础,汽车、现代化工、铝材、海洋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数千亿级产业基地加速形成,烟台最具优势,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在先进制造的旗帜下,正开始激动人心的再造。
西部经济增长极,是“高效生态”的同义词。以莱州湾为中心,这里具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叠加优势。
滨海500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是烟台融入黄三角的“桥头堡”。依托莱州港,做大做强临港产业,以山东黄金集团为龙头,做大做强黄金产业。在以108公里黄金岸线上,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把自然资源与挖掘文化内涵紧密结合起来,以一批百亿元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加快上档升级。
南部经济增长极,是特色产业的集聚地。以丁字湾为中心,亚沙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和莱阳南海新区,纷纷落子,海阳亚沙城、旅游度假区、丁字湾新区等集滨海生态旅游、沙滩文化体育、商务会展及海洋高科技于一体的南部蓝色经济样板区,次第隆起。
这片区域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6月在海阳举办的第三届亚沙会,开创了县级城市承办重大洲际体育赛事的先河。亚洲最大核电站在此建造。借力顺势,全力打造高端产业的“强磁场”、城市建设的“新品牌”和赶超跨越的“驱动器”。
海岛县长岛,全省唯一,镶嵌在黄渤海交汇处。长岛的精心开发,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发展大格局中都具有独特价值。
海有多大,长岛的舞台就有多大。长岛人向深蓝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切,,在这片瑰丽的蓝土地上,演绎出休闲度假岛的期盼与畅想。以休闲度假服务业为主导,以生态渔业、文化产业、海洋新能源为支撑的“1+3”海洋优势产业格局,将极力打造代表中国海岛品质的休闲度假胜地。
海陆统筹、联动发展,科技引领、集聚发展。各大板块开发提速,区域发展亮点频现。
蓝色转向、高端转型,集约布局、链式发展。产业发展层次提升,产业体系特色鲜明。
突出“蓝色、高端、新兴”,“一极领先、多极崛起”战略既有龙头带动,又有多极支撑,把这些有特色和潜力的区域,转化为优势区域,为烟台“蓝色跨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更对半岛蓝区发展提供了新型模板。
敢闯,开辟“蓝海”新航路
创新,是做好“蓝色文章”的主题。
蓝区建设是新生事物,蓝色经济是新兴产业,如何发展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因此,探索与创新是建设好“蓝色经济区”的天然使命。
在蓝色战略指引下,烟台敢想、敢试、敢闯,奋力开辟一条驶向“蓝海”的新航路。
敢想、敢试、敢闯,是对惯性思维、现实状态和既有格局的奋力突围。这对这座城市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做到勇于突破,在想不到的地方发力,善于谋划,在做不到的地方动脑,敢于行动,在该出手的时候出手,用发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任何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国家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试点落到烟台,就是烟台先行先试的典范。目前,海洋产权交易在国内还是空白,建设产权交易中心是一项开创性、引领性的工作。“立足山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开放型、综合性的海洋产权交易中心”的目标定位,让人浮想联翩。
国家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的提出,则是基于烟台海洋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强的优势,建立完善重大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省部共建共享机制。另外,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海岸带综合管理等试点也由我市承担。可以说,允许政策创新就是最大的政策,拥有先行先试权就意味着占据了政策制高点。
在创新“灵魂”指引下,蓝色战略推动着烟台实现着开放升级。
建设中日韩区域合作试验区,是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区域合作的重要动力。当前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加快起步,我市蓝色经济规划提出,建设中日韩区域合作试验区先行区,为推动我市贸易、投资、旅游等重点领域快速增长、加快向国际化城市迈进的重大机遇。自贸区一旦落实,先行的烟台,必将率先受益。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依托蓝色战略搭建起发展平台,依托蓝色岸线勾画发展蓝图,一个更加科学的产业分布和明晰的功能划分,让烟台在广阔的“蓝海”破浪前行。一个更加高远的未来,已然开启。(完)
查看全文 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2-12/29/c_114202244.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