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一体化建设助推蓝区腾飞

来源:青岛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44:22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特别指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作为国家战略规划布局的经济新区,以体制机制创新助推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正是十八大精神具体落实的一种体现。同时,“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也是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区域一体化是都市圈背景下城市经济合作的必然趋势。一体化中城市相互合作的深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内在协调机制对共享利益的分配和平衡。胶南市和黄岛区行政区划调整为新的黄岛区,为西海岸经济新区的一体化推进和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所以,以体制机制创新助推西海岸经济新区一体化建设也是培育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突出发挥青岛龙头带动作用,实现省党代会确定的“一个提前、六个更加”奋斗目标,提升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和全球化竞争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现实要求。

一、创新体制协调管理对推进西海岸经济新区跨越发展意义重大

从全球趋势和本土使命看,构建西海岸经济新区合作与协调机制,是符合青岛市委市政府全球视野、国际标准与本土优势三结合的发展战略。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新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以区域一体化为特征、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和纽带的城市群。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和要素资源的全球整合,已经引起了城市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指导生产方式与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全球市场的区域融合、产业组织的形态变迁、生产力的链状布局与商务流程的重新构建带来了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与整合,城市间的经济边界日益模糊,城市连绵区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同时,由于对经济技术的响应不同以及区域间的竞争,各区域也存在此消彼长的变化。因此,处于不断演化之中的每一个区域都需要对自身资源和体系环境进行分析,确定自身最优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空间,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城市内外的环境和资源,最准确地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最大化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最大化地创造财富和区域竞争力。当然,由于特定的制度背景,各个目标区域的经济一体化除面临市场化、城市化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一般制约因素外,还存在一些特殊制约因素。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速度及实现程度差异仍然较大,最终各自一体化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总体经济发展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对制约因素的消除。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成为国家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经济竞争,探索海陆统筹联动的一个聚焦区域和核心区域。作为这一区域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海岸经济新区自然也是上述核心区域载体的重要内容,因此,这一使命也必然要求西海岸区域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尽快在国家海陆统筹机制建立以及国家级西海岸新区的建设推进等方面做好准备,尽量避免出现区域内部过度竞争的格局。

从竞争能力和发展动力层面看,构建西海岸经济新区合作与协调机制,有利于提升西海岸经济新区对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拉动作用。

作为国家战略规划明确提出的一个经济新区,西海岸经济新区进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与其对区域发展的巨大带动潜力有较大关系。西海岸经济新区地处青潍日三大城市的连接点上,其区域竞争能力现状的改变,在青潍日一体化推进不够快的背景下,更多地依靠西海岸经济新区自身内源式的成长之路。而该区域目前可以依托的最大内源优势就是来自西海岸经济新区这一共有品牌下的自我整合。胶南市和黄岛区经过区划调整已经整合为一个新的行政区域,原有跨越行政边界行政决策成本高、经济布局协调难等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区划调整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深度整合和管理融合的完成,西海岸经济新区内部的多个功能区之间以及胶南与黄岛合并后的融合发展仍然需要依托更为规范、更为紧密的有机合作而形成竞争力持久提升的良好局面。所以说,构建城镇区域政府协调的新模式,是西海岸经济新区协同提升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推进和谐共进的政府协调机制的构建,整合西海岸经济新区的整体力量,完全可以使其成长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板块,进一步提升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发展能级问题,使其成为沿黄流域、东部沿海一个新的增长极。此外,区域整体协调发展也是国内外松散区域整合、提升竞争力的核心经验。所以,依托区域协调机制,在区划调整的背景下,深度整合西海岸经济新区原属胶南、黄岛两个行政区以及多个功能区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要素和发展力量,是强化西海岸经济新区整体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因素。

从统筹竞合和协作共赢层面看,构建西海岸经济新区合作与协调机制,有利于形成依海竞合、和谐共进的发展局面。

区域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各城镇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从疏离走向紧密的过程。一个内部紧密、关系协调的西海岸经济新区可以使地理区位、发展要素和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各不相同的城镇分工明确、定位清晰,在西海岸经济新区范围内实现单体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西海岸经济新区内部的各个单体城镇只有顺应区域一体化整合的潮流,在西海岸经济新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调整各自城镇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把单个城镇的发展融入到西海岸经济新区的整体之中,才能在配置和利用资源、要素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西海岸经济新区社会公共问题的空间重组和空间集聚就会出现,传统单体城镇公共问题的区域化和跨界化态势会更加明显,其结果也必然会带来更加复杂的西海岸经济新区公共问题。现实中,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发展,是在一种权变、风险、不确定性的复杂社会生态下,社会公共事务表现出高度渗透之势,各种主体之间会形成相互依赖和融合状态,区域性和区域化的广度与深度将会前所未有的倍增,这需要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各层级主体密切合作加以解决。

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谐共进的政府协调机制必然会对属地化的行政管理模式产生强烈冲击,对传统的城镇政府行政运行的机制、体制与过程进行重塑与再造。换言之,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谐共进中的政府协调机制是当今社会和无缝隙社会的产物,是以区域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的有效解决和处理为价值导向……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2-12/22/c_114118830.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