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科技先行

来源:钱坤   发布时间:2015-05-21 03:33:51 
永言集团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快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上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从而获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2003年永言集团的《蟹鳜混养技术》被安徽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技术成果,被滁州市授予技术成果一等奖、安徽省政府授予三等奖,2008年1月经专家评审,永言集团的《河蟹产业化提升养殖配套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安徽省科技厅技术成果认定。由于在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创新上成绩显著,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钱永言在2005年被授予“安徽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称号。
广开门路找依托 研发创新求发展
开发创新,人才是根本,技术是关键。几年来在当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永言集团通过引进人才,集中土专家的智慧,激活企业内部开发创新的积极性,在外部面向市场找依托,产学研结合找技术。主要做法一是建立专家大院,成立企业研发中心。从2004年开始,永言集团从安徽大学、安徽农大、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技术学院等院校聘用6名大学生组成研发中心,并在滁州市科委的支持下挂牌建立专家大院,使企业的研发中心做到开发有目标、研发有课题。二是和院校挂钩,借脑创新。2006年和安徽农大签约,成为该校的“教学实习基地”和 “产、学、研教学科研基地”,由安徽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安排大学生分批到永言集团研发和实习。除了和本省的院校挂钩外,永言集团还加强与外省市院校的联系,2007年永言集团和上海水产大学以首席教授李思发任组长的专家组正式签订协议,进行“河蟹遗传育种”技术合作。三是和科研单位合作,确定专题进行重大技术攻关。从2007年开始永言集团和合肥工业大学生物和食品工程学院全面合作和对接,实行企业搭台,科研单位唱戏,全面构建重大技术攻关平面。几年来,永言集团通过引进、合作等措施使企业人才智慧更加集聚,技术依托更加实在,开发创新的思路进一步理清,开发创新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
提升企业竞争力 提高科技贡献率
创新能激发企业活力,创新能增添企业发展动力,创新能提升企业竞争力,永言集团发展的过程就是依靠科技不断创新的过程。
河蟹是永言集团的主打产品。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永言集团坚持“良种+良法”,通过技术攻关,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养殖水平。为了解决人工长期养殖中华绒螯蟹苗种退化的问题,永言集团与上海水产大学李思发教授领导的专家组合作进行“河蟹遗传育种”,上海水大还指派王成辉等3名博士驻点永言集团现场研发。“河蟹遗传育种”技术是采用长江干流中华绒螯蟹亲本的收集和选择,通过F1 –F6代次选育提纯复壮中华绒螯蟹良种。2006年~2007年永言集团在专家的帮助下自繁自育河蟹良种8000万只,从而保证了河蟹生态养殖和优质河蟹良种供应。在成蟹养殖过程中,永言集团坚持以生态养殖为重点,实施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通过引进相关技术成果和结合自身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借助科技部门给予的项目和资金支持,通过集成、组装形成“河蟹生态苗繁育技术”、“大规格蟹良种生态培育技术”、“湖泊生物修复与生态养殖技术”、“湖泊围栏网生态养殖成蟹技术”、“淡水池塘蟹鳜混养技术”、“池塘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成蟹暂养技术”、“河蟹蟹粉加工技术”等八项河蟹产业配套技术,目前已有四项获得了技术成果鉴定和专利,其余的正在申报。通过技术集成、示范和应用,使永言集团养殖的成蟹始终保持个体规格大,其外观为“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其肉质腥、香、甜,且丰满鲜美,完全完美地表现了中华绒螯蟹固有的特点,使集团生产的“女山湖”牌大闸蟹在市场深受青睐,稳固占据了国内外市场。
开发深加工项目 延伸渔业生产链条
开发水产品深加工项目,是永言集团延伸渔业产业链条,提升集团规模和水平的又一举措。2004年开始,永言集团投资3000余万元,新上一个年产2万吨水产品加工项目。在该项目从建设到投产的同时,永言集团就把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加工的技术创新、技术攻关贯穿于整个过程。鱼加工出口是集团的主打产品之一,在省市发改委、农委、科技、水产、环保等部门的引荐、组织和支持下,集团开展了“鱼苗种繁育技术”、“鱼水库网箱生态养殖技术”、“水产品加工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等课题攻关和开发,并通过与省市水产技术部门合作,组织技术力量成立了美国斑点叉尾苗种繁育技术攻关专题组,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原种,经培育进行组合配置,2007年一举繁育成功1000组原种,当年产卵黄苗300万尾,成苗率达95%。鱼生长需洁净无污染水体,喜欢高密度群居,永言集团投资将传统的池塘养殖改为利用深水水库进行网箱养殖,2006年开始在皖东地区选择了8大水库放置网箱1000余只,当年产成鱼2000余吨,2007年产成鱼3500吨。这样在水库中实行立体养殖,鱼投饲料,鱼的粪便还为大水面放流的花白鲢等提供了食物,解决了过去水库养鱼为了培育肥水大量投入化肥、人畜粪便污染水体的问题,降低养殖成本,也改变了水库职工捧着金饭碗没饭吃的状况,为他们找到了致富的路子。
鱼加工出口的主产品只是鱼片和肚片,出品率一般在45%左右,主产品以外还有鱼骨、鱼油、鱼皮、鱼排、鱼鳍和鱼尾等副产品,约占55%,其中有41%鱼骨作为废弃物低价销售。为此,永言集团向当地发改委申报了项目,进行废弃物再加工循环利用。目前,此项目已得到批准正在实施。项目实施后整个加工厂将使废弃物实行零排放,全部进行加工,循环再利用,既减少污染又增加经济效益。
多年来中国内陆大量淡水养殖都以传统的四大家鱼为主,专家统称为低值鱼,这些传统的四大家鱼市场价格低,传统吃法利用率低,销售半径小,进入餐桌废弃物多。如何改变低质鱼“两低一小一多”的问题是永言集团研究的又一课题。在安徽省农委和科技厅的支持下,“低值鱼精深加工重大技术攻关”列入专项,永言集团和合肥工业大学生物和食品工程学院对接,以姜绍通院长牵头,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攻关,项目已进入实质性研发阶段,项目的研发和付诸工厂化生产。将为解决低值鱼“两低一小一多”找到出路,为改变中国人对食用鱼类的传统习惯、解决城市污染都将是有益的尝试和带来可观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