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北方鱼米之乡
我市海洋与渔业资源丰富,全市海岸线长413公里,滩涂面积180万亩,负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同时沿海地区还拥有丰富油气、盐卤、地热等矿产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优势突出、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黄蓝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努力打造中国北方鱼米之乡。今年全市渔业增养殖面积达到187万亩,预计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0万吨,渔业总产值115亿元。
生态渔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规划建设的100万亩沿海渔业产业带初具规模,在产业带内重点规划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向园区集中,积极发展海参等海珍品的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和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渔业基地。目前全市渔业园区总面积达70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园区20多个,省级现代渔业园区6处,现代渔业园区水产品总产量占到全市养殖水产品产量的70%,产值占80%以上。
渔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全市海参开发面积达到23.3万亩,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养殖面积达到100万亩,黄河口甲鱼生态养殖面积达到2万亩。全市市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达到27家,省级渔业龙头企业4家,全市水产育苗企业达到43家,休闲渔业点发展到20余处,其中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4处,全市渔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54家,入社渔户数达到3000多户,辐射带动养殖基地57万亩,发挥了良好的典型带动作用。通过多年的宣传推介,黄河口名优水产品知名度逐渐打响、价格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黄河口大闸蟹跻身全省十大渔业品牌,入选全国十大名蟹,品牌价值达到10.76亿元,垦利县永安镇并被评为“中国黄河口大闸蟹之乡”。
渔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大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先后投入资金7700多万元,增殖放流中国对虾、梭子蟹、海蜇、半滑舌鳎、黄河口大闸蟹、贝类等苗种13多亿个单位,渔业增值15亿元,建成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3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有效恢复了保护区内水生生物资源量。成立了东营市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完善水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建立了集渔业病害防治、水产品质量检测、渔业生态环境监控于一体的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坚持海域使用申请审批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严格执行海域使用论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截至目前,全市依法办理用海项目647个,确权海域面积7.58万公顷。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国家、省、市、县海域管理信息系统四级专线联网,海域使用申请审批、海域使用权登记造册、海域使用权证书发放等各项海洋管理工作实现了电子化……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2-12/14/c_114031664.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