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洋渔业资源修复见成效 今年增效创新高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发布时间:2015-05-20 17:47:40
新华网山东频道12月5日电(记者魏圣曜)记者5日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今年山东投入海洋渔业资源增殖资金1.57亿元,全年累计增殖海洋水产苗种56.8亿单位,截至11月底,回捕海洋增殖渔业资源总产值19.92亿元,投资数额、放流规模和回捕总产值均创历史新高。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捕捞生产管理站5日表示,今年山东继续加大渔业资源修复力度,全省投入海洋增殖资金和累计增殖海洋水产苗种均出现上涨,同比分别增加17.2%和25.7%,投资数额和放流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截至11月底,山东累计投入增殖资源回捕鱼船2.9万艘次,回捕总产量4.14万吨(不包括底播贝类),创产值19.92亿元,总产量、总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43%,其中回捕总产值也创下历史新高,是2005年山东开展渔业资源修复行动以来增殖效益最好的一年。
今年秋汛,山东共回捕增殖鱼类1257.4吨,同比增长5倍,山东省全额放流的梭子蟹、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海蜇等四大品种的产量和产值同比均实现“双增”。其中,梭子蟹产量和产值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增殖以来最好水平,实现产量1.44万吨,创产值10.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8%和14.12%。
据山东省海洋渔业厅介绍,今年山东省全额放流品种回捕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南、北海区生产差异较大。山东半岛南部增殖区,虾蟹类获空前丰产丰收,而海蜇受浒苔等影响,产量大减;渤海增殖区虽然海蜇获丰产丰收,但虾蟹类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xhsksd/2012-12/05/c_113921648.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