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区域融合 推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

来源:唐茂华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8:1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竞争不再是区域范围内城市之间的封闭竞争,而是作为一个更大的经济实体,在更广阔的开放式空间范围内参与全球竞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经济圈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形式和竞争格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

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圈位于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区的结合部,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区、工业区、港口区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其发展态势不仅事关区域内部,而且直接关联全国的发展战略,更是影响我国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乃至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向。因此,抓住国际间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滨海新区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大好契机,加速区域融合,推动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是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



一、创新观念,增强区域意识

区域经济合则共赢,分则俱损的观念已经日益成为共识,并代表着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观念,树立协调发展、服务周边的区域意识是加快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先决条件。

首先,要强化“共赢”、“协作”意识。置身区域发展的大背景,摒弃以地方利益为中心的传统思维,树立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赢”意识。这是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条件下,实现集体利益最优的基本前提。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已不再仅仅是你死我活的单一结果,而是更多的寻找协作共存的契合点,实现合作协同的开放式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各地区在基于区域长远和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形成整体协调的发展格局。

其次,要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市场是经济运行的主体,政府服务于市场,为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但是,由于政府作用往往是先导的、显性的,因而往往容易被高估。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相比较,环渤海经济圈地处中国的政治中心,国有经济比重最高,政府对资源控制较多,对企业干预较大。由此导致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亲商意识不强,正是这种长期的文化积淀,使得个人通过市场竞争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还不够强。

最后,要树立服务意识。区域联合协作的实质就是相互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区域产业融合就是要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从而共享价值增值;区域协调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市场壁垒,加快要素自由流通,以利于资源在更大空间内实现优化配置;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就是服务市场,以利于节约市场及企业之间的联系成本和交易成本,这就必然要求全面肃清阻碍市场一体化的制度障碍。

二、统筹规划,指导区域发展

实施区域总体规划是加强经济圈空间管理的重要手段,西方国家的区域规划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学者就将目光不仅着眼于城市内部的规划改造,而是将目光投射到城市之外,探求整个功能区域的协调发展和优化。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英国学者E. 霍华德(E. Howard, 1989)提出了著名的“田园城市模式”,以实现高度密集的城市生活与恬静的乡村生活的有机结合;1922年R. 恩温(R. Unwin, 1922)提出“卫星城”理论并将之实施于大城市调整的实践;芒福德对城镇密集区倡导“区域整体论”,主张大中小城市相结合,通过整体化、清晰、高速的区域交通体系的联系,最终形成网络似的空间结构体系。由此可见,以经济圈为基础的区域规划取代行政区域经济,在更大的功能范围内进行空间规划和布局已经成为城市共识。

由于环渤海经济圈由京津冀经济区、辽东半岛经济区和山东半岛等多个不同等级规模的经济区域嵌套而成,内在联系不如长三角、珠三角紧密,协调区域发展难度很大。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启动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应提上日程统筹安排,强化 “环渤海经济圈”的理念,明确区域发展目标、各城市的分工和定位;统筹区域发展的城镇体系和交通建设,整合区域产业布局;协同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无疑将有效协调区际利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对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及时加以协调沟通,但关键在于不断探求合作共赢的契合点。

三、破除行政壁垒,加强区域协调

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地区经济利益格局是我国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使行政区域(现有的地方政府结构)适应功能区域(经济圈结构)协调发展的需要,避免地方政府从地方本位主义出发,形成管理碎块,损害整体利益,有必要实行经济圈内区域管治。为加强区域协调,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大都市区政府、都市议会、协调委员会等,日本则出现了圈域协作经济等形式。借鉴这些实践经验,在市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有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和一定形态的协调机构,是经济圈空间整体联动的必然要求。

区域协调的主要途径是建立起各地区高层领导及部门间常效性的会晤机制和协调机制,通过区域协定、区域公约或局部协商、多方协议等形式打破地方保护性政策,构建区域大市场。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加强协调,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实现区域框架内的融合;协调区域内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形成区域统一市场建设、区域共同服务体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投资便利化等方面的多边协议。以跨区域旅游开发为例,从国内外发展区域旅游的经验来看,政府的作用关键在于各省市主动拆除限制制约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藩篱和障碍,创造良好的旅游大环境。如取消公路收费的关卡;取消旅游企业设立的属地限制;导游人员的自由流动等。

四、共建基础设施,降低区域联系成本

在特定的区域空间形成过程中,交通运输对经济圈等地域结构基本单元具有制约、引导作用,即存在交通制导作用。交通体系及供电、供水、公共交通、环境治理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有效降低城市群空间联系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大地加强经济圈内部的紧密联系,引导区域融合的趋势和方向。

本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联合投资、共同受益”的原则,共建区域交通网络体系应当成为推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先导和突破口,当前要在能源、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规划的衔接力度,整合现有港口、机场、公路等资源,逐步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的现代化大交通网络。从经济圈同外界联系来看,需加强环渤海经济圈同长三角区域的交通联系,构筑中国东部沿海的南北大通道。从经济圈的内在联系来看,需加强经济圈内各经济区的环状交通体系,形成东北、华北和西北的放射性交通网络;构筑以通勤铁路、公路为轴线的交通通道,加强区域内联系;加强京津的紧密联系,实现京津联动;加强滨海新区在强化区域联系的纽带作用,充分利用好这一战略资源。

五、基于市场,构建区域城市网络

区域城市应当是一个基于紧密联系的网络化结构,不断完善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网络体系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关系到环渤海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是核心城市国际化。核心城市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经济圈在全球范围内所能获取的分享空间,必须加速北京、天津、大连、青岛、沈阳、呼和浩特、太原、石家庄、济南等区域大城市产业和人口的有序化过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由过去以生产型工业为主导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以现代第三产业经营服务型现代新城市方向发展,使得城市功能走向外向化和国际化。其次是城市周边城镇整合与中心城镇建设。由于存在“棘轮效应”,城市的产业聚集特征和城市的功能特征具有密切的联系,只有城市的规模高于一定的临界规模时,才能引起产业的空间聚集。因此,改变以往中小城市及城镇盲目扩张的发展模式,通过城镇整合,优化城市结构和功能特征,提高产业聚集的效率,将有利于经济圈的发展。区域城镇整合的目标就是培育中心城镇,以中心城镇建设为重点,带动一般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联系紧密、协调发展的巨型城市集群,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

六、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区域产业整合

在区域空间内部,各城市的经济规模、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异,为各城市间互补性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产业由核心城市向外围次级城市梯度转移,实现不同等级层次城市之间的配套性垂直分工,在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垂直分工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产业链是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能增加价值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基本活动的集合,包括原材料采集、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制造品的销售及服务等各种功能。不同等级城市之间产业链的形成是福特主义发展模式的必然产物。随着新经济的发展,福特主义生产方式遇到危机,产业发展经历了由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发展模式的转变,柔性生产系统得以发展并逐步成为区域空间经济的主要特征。在该体系下,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最终企业通过外部交易关系相互紧密联系成为一个大规模的生产集合体,即产业集群。由此,区域空间的产业形态表现出产业链经济和产业集群经济并行不悖、交错发展的新趋向。从而,经济圈内部产业整合的方向不仅在于形成垂直分工的产业链,水平分工的产业集群将日益成为城市间分工的主要模式。由于长期条块分割,环渤海经济圈内工业门类齐全,但产业同构严重,关联度不强。调整产业布局,进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发展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类型,形成具有横向联系和纵向紧密联系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将是提高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2006年7月22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