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本地鱼产量下降恐抬高冷冻鱼价格

来源:孙晓明   发布时间:2013-07-03 10:17:07 

天气越来越冷了,各家冷库在为春节期间冰冻海鲜做最后的准备。今年海鲜存货量如何?冰冻海鲜价格会有多大浮动?昨天,记者来到旅顺北海渔港,实地探访海鲜冷库。

本地鱼量少部分冷库转做鱼饵生意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旅顺渔港冷库,气温才刚降到零下,冷库保管员老刘已经把棉袄、羽绒服里三层外三层地套上身,海边温度本来就低,加之频繁进出冷库,老刘的工作服总是比常人厚些。老刘所在的冷库就在渔港码头边,每天都能第一时间看到渔船回港靠岸,但眼下冷库却好像没占上这近水楼台的优势,空旷的冷库略显冷清。当记者询问鲅鱼、刀鱼等市面常见鱼储存量的时候,老刘摇头说,少得不上数。从9月开渔起到现在,冷库一共能冰两三千吨鱼,而经济鱼就是市面上老百姓常吃的鱼只冰了几吨,原因就是鱼越打越少。

老刘在冷库干了20多年,他回忆,刚来冷库的时候,鲅鱼、刀鱼还有大虾冷库堆得都快放不下了,工人从9月开渔能忙到来年春节前,每天都要从早忙到晚,有时候还要加班到半夜。可从2000年起海鲜数量越来越少,卖经济鱼的就干不下去了,当初老刘也曾考虑从山东等外地进鱼,但是加上运输等成本,进货回来再冰冻就不赚钱了。

近些年,部分冷库转向做鱼食饵料——鲅鱼食。和经济鱼需要长期储存不同,饵料即来即走,以量赚钱,主要供给东北养狐狸、貂的企业或是南方养鱼户,剩下边角加工鱼粉供给饲养户做饲料。

饵料和经济鱼比,还要数经济鱼来钱多,可鱼就是打不上来。老刘说,周边做饵料生意的冷库越来越多,经济鱼就成了大多数冷库的副业,家家都有库存,但是都不多。

有渔船的冷库仍经营经济鱼

北海另一家冷库是为数不多仍坚持做经济鱼生意的。下午4点,两个工人正清洗工具,工作人员周女士整理着账目,周女士介绍,冷库总容量在400~500吨,其中100吨储存经济鱼,都是老百姓比较喜欢的海鲜:黄花鱼、鲅鱼、刀鱼、虾仁、虾和扇贝丁等等。坚持做经济鱼生意,主要是因为冷库有自己的渔船,每次捕捞回来,如果量多,八成送进冷库,二成卖鲜鱼,量少则全部库存。

冷库冻鱼需要两个库转换,首先,打捞鱼上岸,工人迅速将鱼洗干净,按照鱼大小分别摆上冷冻盘,送入零下30℃的冷冻库急冻10小时以上,然后从冷冻库取出,将整坨冻鱼扣在板上,分箱装盒,送入零下15℃成品冷藏库。在冷库有个规矩,必须及时空出冷冻库,为隔天上新鱼做准备。

现在正是筹备春节冰冻鱼的时候,海鲜都是独立整盒包装,根据私人购买、企业福利等需求不同,每盒质量高低档都有。基础款200元一箱,有三四个品种。这两年,冰冻鱼也有新风尚,周女士介绍,以前冻鱼为了保鲜需要加水,一斤鲜鱼加一层水最后一箱冻成整坨冰。而现在送礼都讲求视觉美,每条鱼或每只虾都单独摆放,再逐条穿冰衣,但是这种不能长时间保存。

疑问

为啥今年海鲜这么少?

和去年比,今年的鱼量要小得多。周女士说,去年每天出海7对14艘船,今年只出2对4艘船。捕鱼船减少是受到多方面影响,最大冲击来自海蜇,开海时候北海海域出现巴掌大海蜇,渔民叫它四个眼,海蜇体积正好是渔网网眼的大小,渔网一下海,海蜇就布满渔网,水出不去鱼捕不上来。此外,捕捞量也少了,以当天出海量为例,只打捞回两千斤鱼食鱼,一千斤小鱼,周女士说:这点鱼连油钱都不够。 正常打上六七万斤才能赚到钱,现在渔船出去能打着鱼就打,打不着就赔钱。赔一对船能赔得起,要是7对船都出去,就得上百万,赔不起;人工成本也在涨,前几年船长只要5万元/年,这两年伙计就得5万元/年。 周女士说。

价格

鱼量少本地鲜鱼比往年贵

数量少了,今年本地鲜鱼价格比往年贵,以鲅鱼为例,以前7~8元/斤,现在要10元/斤。说到海鲜数量少对于今年冰冻鱼价格的影响,周女士说,如果外地鱼进货量大,本地冰冻鱼价格涨幅估计不大;但如果外地鱼量也少,加上加工费及税,价格肯定要涨,但预计涨幅有限。周女士说,如果要考虑各家竞争以及老客户大批量进货,或许还会相应压低价格。

经济鱼利润降了,相关业户还会从鱼饲料等其他方面扩展业务,平衡利润。

记者孙晓明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