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破题与难题

来源:网易   发布时间:2015-05-20 17:49:53 

“目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方案静待国家批复,在此之前,任何关于蓝色经济区的规划与方案都有可能存在变数。”22日,在“蓝色经济大家谈”首届半岛市长论坛上,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宋军继为与会者展示了一幅精致的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蓝图。

当经济导报记者询问其中有关细节时,宋军继笑言:“一切详规,都要等待国家批复后再说。”言语间,满怀期待。

“三带三区”战略格局

据导报记者了解,20096月,山东省政府已完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初稿)》,并在2010年初向国家发改委正式报送了《规划纲要》。

宋军继透露,“4月中旬,国务院已同意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

然而,按照山东省政府的愿景,是能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纳入国家整体战略和“十二五”规划。为此,我省成立专门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蓝办”),组织大规模的调研和规划,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一系列的国际性高层论坛……

在宋军继看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个具有区域、地域等地理概念的经济体,但同时要突破地理概念,“蓝色经济区”涵盖的区域将超出地理意义上的山东半岛,“在地理特征上高度融合,蓝色经济是开发、利用、保护海洋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各类社会生产活动的总和。”

他进一步阐释,“坚持以海洋经济为主体,把海洋和陆域作为一个整体谋划布局,把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快推进,与以往单纯的陆域规划有着本质区别。海陆统筹、由海及陆、梯次推进。”

在空间布局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出构建“三带三区”的总体发展框架,“三带”指海域上,由近及远形成海岸、近海和远海3条开发保护带;“三区”指陆域上,沿山东半岛海岸线形成沿海高效生态产业区、高端产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区3个优势特色产业区。

宋军继表示,在以上“三带三区”的规划下,要尽量突出岸、滩、湾、岛、海等要素资源的开发保护。“大力推行集中集约、离岸建设、立体开发、复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模式,优化海岸和海洋空间结构,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海洋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格局。”

中国海洋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子玉告诉导报记者:“显然,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从最本质意义上讲,是各类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而在这其中,考验山东的问题将是:如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一体化”的利益难题

“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海陆统筹的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宋军继看来,“所谓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按照‘交通同网、市场同体、环境同治、产业联动、信息共享’的原则,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布局与建设、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市场体系和区域政策、生态环境治理等一体化进程。”

这是个系统化工程,可能涉及的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但其中最核心的是,各县市之间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在这个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区域间的利益问题不好协调。”宋军继对此并不讳言。

宋军继举例说,比如涉及信息基础设施共享的“一卡通工程”,“蓝办”也正在跟有关运营商协调此事,“但很显然,要让区域间的通话费由长途变为市话,这首先涉及到利益问题,要协调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

类似此类的问题,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构建的一体化架构中,未来将会遇到很多。宋军继表示,这些都需要等待国家批复后,具体实施中一一解决。而如何在区域一体化同时保持产业差异化发展?亦是这个大框架、大规划下“蓝色经济区”各县市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日,与会的包括青岛、东营、烟台等市就如何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发展差异化产业,避免“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同质化竞争提出了各自的设想和规划。

宋军继表示,“2010年是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促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开端的关键一年。”

为此,“蓝办”将重点围绕财税、投融资、土地、海域等领域,抓紧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努力为蓝色经济区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半岛蓝色经济区除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外,还将大力加大金融创新,包括目前正在运作的半岛蓝色产业基金,加大对半岛蓝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对于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资金来源问题,宋军继如此表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